1. 首页 > 农资

哈密市为提升红枣销售,设立激励机制

哈密市,这座以红枣闻名的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市场挑战。为了提升红枣销售,政府出奇招,设立了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和企业拓展市场。

哈密市为提升红枣销售,设立激励机制
金融扶持,助保贷业务助力红枣销售

哈密市将投入2000万元,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展助保贷业务。针对年销售本地红枣500吨以上、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50家合作社和农民经济人,加大贷款支持和贴息补助力度。

合作社/农民经济人条件 贷款支持 贴息补助
年销售本地红枣500吨以上 提供贷款支持 享受贴息补助
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 加大贷款支持力度 提高贴息补助比例
奖补机制,激发合作社和经济人活力

哈密市还建立了鼓励合作社和经济人大枣销售奖补机制。具体措施包括:

对在疆外设有销售点长期专营哈密大枣的合作社或经济人,给予一定房租补贴。

对合作社和农民经济人收购本地枣农大枣的进行奖补。

对合作社新获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的,分别奖励1万、3万、10万元。

新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新获新疆名牌产品和新疆注明商标的奖励10万元,新获QS认证的奖励8万元。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红枣品质

哈密市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了精品大枣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区。通过两年的示范,农民增加年纯收入600余元。示范区采用“企业+农户”模式,通过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升红枣品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师部机关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红枣销售。将松散的枣农组织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组织负责红枣的销售,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负责枣农在销售环节同大型企业的商品定价。

哈密市林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万红军带领技术服务队,深入枣园,为农民讲解红枣的管理和修剪技巧,对枣树进行喷图标记、修剪、密疏改造、去头扩冠。通过技术支持,提升红枣种植管理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创新发展,拓展红枣市场

哈密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促进地区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快转变红枣产业发展方式,深化产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制定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拓展红枣市场。

哈密市红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辛勤付出。相信哈密红枣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哈密市为提升红枣销售,设立激励机制

哈密市以提升林果加工转化能力、拓展林果营销市场为突破口,鼓励引导林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林果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市场指导,组织红枣产品销售,通过规模经济的作用,提高枣农在销售环节中的议价能力。新疆红枣产业中,如楼兰牌红枣、羌牌红枣等品牌享有较高声誉,但缺乏一个能代表新疆红枣的大品牌。因此,阿拉尔的十个品牌联名推广的策略应运而生,旨在提升新疆红枣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种植与销售技能 电商助力: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覆盖面

哈密市制定了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供销社、邮政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这些平台,更多农民合作社和经纪人的产品得以上线销售,拓宽了红枣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市场覆盖面。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未来展望:哈密红枣产业的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