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刘文全凭借养鹅技艺,带领众乡邻共同致富

杨金勇正在养鹅场投放草料养鹅。8月4日,在宜城市王集镇新星村的养鹅场,笔者看到,杨金勇正在投放草料。

刘文全凭借养鹅技艺,带领众乡邻共同致富

刘文全家住新元村十四组,今年42岁,有着24年的养鹅经验。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新仔村大生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在塘中养鹅养鱼,走上了致富...

混养是渔民的一条有效致富新路,广大养殖户应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水面充分利用起来,发展这种高效益的立体鱼鹅混养模式。在池塘、水库中采用鱼鹅立体化养殖,是一种家禽饲养与渔业综合经营的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东部、中原及南方地区发展很快,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文全养鹅富了,引得村里的乡亲们纷纷前来向他讨技术,不论是远亲还是近邻,他都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在他的帮助和影响下,附近王小埠、徐圩等几个村的10多家农户,也纷纷养起了鹅,收入可观,养鹅成了乡亲们一致认可的致富项目。

2000年春节后,刘文全凭着多年购鹅、养鹅、卖鹅经验的积累,从一名养鹅人变成了一位职业“鹅经济”。他既忙着联系调拨雏鹅又忙着为成鹅找销路,自家养鹅的事完全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提供雏鹅、技术、饲料、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周边的浦南、黄川、驼峰等乡镇。

我想通过养鹅,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们村基本每家每户都养鹅,雄剑养鹅合作社还给我们免费发放鹅苗。

2010年,杨金勇开始养鹅,从少到多,现在年养殖规模达到5万多只,年收入达60多万元。今年31岁的杨金勇,外出打工积累了一笔资金,2010年返乡创业。

如今,刘文全手里掌握分布于苏州、江都、兴化、高邮等地的营销网点近20个,由他负责“全程服务”的养鹅户达40多家,年提供雏鹅数量突破20万只。一批批成鹅从刘文全手里源源不断销出,乡亲们笑称他是“大忙人”。他说:“为了把乡亲们带上致富路,咱再忙再累心里也高兴。”

谈起养鹅,刘文全如数家珍。他说,养鹅赚了些钱,一是对市场摸得准。他承认一开始是瞎闯,后来才懂得除要掌握一套熟练的技术外,还要对当地鹅市场甚至省内外的鹅市场进行了解、把握,不能蛮干。

年份 养殖规模 年收入
2004年 3000只 3万元
2010年 5万多只 60多万元
现在 每年提供雏鹅20万只以上 具体数值根据年份而定

2003年,刘文全进过一茬3000只雏鹅,但因为当年“非典”影响,行情很差,加之因为误用假药防疫,鹅群患了一种叫做“鹅副黏”的疾病,到最后只剩下700余只,一下子亏了5万多元。但刘文全没有放弃,咬紧牙关,坚持在下一茬正常购进雏鹅。

三是要算经济账,不做亏本买卖。养鹅从买雏鹅、喂饲料到打疫苗等,这些都需要投入成本。每养1只鹅,需投入成本20元左右,饲养3个月,出售后可获纯利10元。每年可饲养4茬,按每茬饲养1000只算,通常1年可净赚2万元。

因为时间的推移,刘文全养鹅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他家年出栏成鹅3500只,年收入3万多元。

动节能高效增氧机。饲养鹅用来增氧,虽然一次性投资高于购买增氧机,但是增氧机使用几年后只能报废,而养鹅不仅取代了机械增氧的效果节省用电开支,而且当年能给养殖户创造出高于购买鹅苗时投资额的3~5倍的利益回报。

回顾完刘文全凭借养鹅技艺,带领众乡邻共同致富。的内容,下一步是鹅业致富,刘文全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刘文全:从田间到鹅群的领路人

刘文全凭借养鹅技艺,带领众乡邻共同致富

孙大龙的致富之路:从养鹅到增收

孙大龙,新元村一组村民,2004年开始利用自家的鱼塘养鹅。每年养鹅3到4茬,大约3000只,年收入3万元。最近,他刚出售了900只成鹅,获利9000多元。孙大龙的养鹅经历,是刘文全致富之路的一个缩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