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贵州三都县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探索绿色养殖新模式

说起过去,韦成绵一脸心酸。现在,身体残疾且大字不识一个的韦成绵不用外出,就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她只是三都县所有贫困群众中的一个代表,生态鸽养殖产业的发展,如阳光普照,给全县成千上万的贫困群众带去了温暖以希望。

贵州三都县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探索绿色养殖新模式

贫困户在里面工作是保底2300块钱一个月,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我们是按照一对种鸽一个标准来计算的。

收藏分享微信好友新浪微博朋友圈QQ空间QQ好友评论打印字号咕咕咕…… 近日,笔者刚踏进三都县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的鸽棚,一大群肉鸽便扑腾着翅膀欢迎我们的到来。

该基地负责人称,贵州市场每天鸽蛋的消费量在5000——10000个,肉鸽的消费量为每天2-3万只,但目前贵州地区肉鸽存栏少得可怜,仅有2万对左右,鸽蛋及肉鸽的供货源95%来自两广地区,鸽蛋及肉用鸽的需求缺口很大。基地建设完善后,市民将能吃上贵州本土养殖的生态鸽蛋及肉鸽。

首次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具有风向标作用,意味着将三都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生态养殖基地走出了技术性的重要一步。县领导艾力、黄俊出席开班仪式...

生态养殖已被确定为三都县 十三五 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计划到2018年底,生态鸽养殖规模达1000万羽以上,把三都水族自治县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发展壮大...

项目 数据
基地占地 150亩
建筑面积 2.9万平方米
种鸽引进 21000多对
每月出栏肉鸽 10万只

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位于三都县周覃镇港澳蔬菜农业示范点附近,占地150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目前,基地已建成18个鸽棚,引进21000多对种鸽。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待基地建设完善后,将引进7万对种鸽,预计每月出栏肉鸽10万只,将成为贵州最大的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

为了广大群众尽快脱贫奔小康,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十三五”期间,“把周覃生态鸽养殖基地建成全国最大”,“把肉鸽养殖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

三都县2014年成功引进经纬达公司带头示范成功,建成贵州最大的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随后生态鸽养殖产业在幅员2400万平方公里的水乡大地上蓬勃发展。

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韦恩雪摄 稳脱贫保增收,产业发展仍是关键。近年来,三都县全面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以企业示范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保障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

整齐排开的绿色棚顶圈舍等系列基础设施。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3月落户三都县中和镇扶贫产业园,企业用地面积210亩。企业主打...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肉鸽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肉鸽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自2010年起,雏鹰农牧先后在河南三门峡和西藏林芝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建立生态养殖基地,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

贵州三都县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探索绿色养殖新模式。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三都县肉鸽生态养殖,绿色循环典范。

从心酸到希望:韦成绵的故事
贵州三都县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探索绿色养殖新模式

基地建设完善后,市民将能吃上贵州本土养殖的生态鸽蛋及肉鸽,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基础设施与未来展望

生态鸽养殖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推动了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成为了三都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