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中华鲟数量持续下降,面临灭绝危机

去年9月20日至今年10月20日,湖北省恒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有中华鲟子一代中,已有36条陆续死亡,目前公司剩余531尾中华鲟子一代。近一两年,长江流域野生中华鲟数量锐减,仅有二十余尾,这些野生中华鲟是人工繁育的亲生子——子一代中华鲟。

中华鲟数量持续下降,面临灭绝危机

中华鲟,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干流。如今,其繁殖群体数量已不足100尾,得到确认的中华鲟产卵场仅剩葛洲坝坝下一处,而这里在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均未发现中华鲟产卵。

中华鲟正面临生存危机。这一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的古老物种,可能面临灭绝。2015年9月,原农业部发布的《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指出,中华鲟产卵频率降低、洄游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自然种群急剧衰退。

被誉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中华鲟近年来因人类活动影响,数量持续下降,濒临灭绝。湖北宜昌检察机关就中华鲟栖息繁衍地生态环境问题发出诉前建议,整治中华鲟核心产卵区长江岸线3000余平方米。

但情况远没有解除?尴尬的人工放流,效果不容乐观却不能放弃。为何年年人工放流,却仍未能挽救中华鲟的生存危机?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性鱼类,幼年时期生活在海洋中,繁殖季节才会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2014年之后,野外放流的中华鲟都加装了标记,以便对它们的行踪进行监测,据称73%的中华鲟在...

只是,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和水利工程等因素的影响,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边缘。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尽管过去30年放生了近700...

昨日,据正在葛洲坝下监测中华鲟繁殖的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介绍,目前采卵场水温16.3摄氏度,非常适合繁殖,但从返回采卵场的中华鲟数量来看,明显低于往年。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生存处境仍然堪忧。这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研究员今天透露的。在此间举行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北京海洋馆第二届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张显良说,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600公里江段。1981年葛洲...

据正在长江石首段科考的长江水产研究所王成友博士介绍,科研人员正采取渔业声学探测、食卵鱼解剖、江底采卵等多种技术手段,考查野生中华鲟产卵活动情况,但目前还未发现适合中华鲟繁殖的新产卵场。

但如果将历年来长江中华鲟的群体数量拿出来做一个对比,就一目了然了。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如果“绝育”危机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放流再多的中华...

虽然如此,每年监测结果表明,中华鲟自然种群数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中华鲟的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据调查,每年洄游至长江的中...

监测显示:野生中华鲟面临灭绝危机,资讯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监测显示:野生中华鲟面临灭绝危机。

中华鲟连续两年停止自然繁殖后,今年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鲟幼鱼,专家推测中华鲟可能找到了新的产卵场。本月初,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在长江宜昌至安庆段,展开了寻找中华鲟新的产卵场的科考活动。

共有2.4万尾规格在500克以上的中华鲟人工种群子二代个体被放流长江母亲河当中。此次放流仅仅是一次小规模的例行放生活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向长江中投放的中华鲟鱼苗就超过了七百多万尾。对于这一数字,相信大部分网友都没什么概念。但如果将历年来长江中华鲟的群体数量拿出来做一个对比,就一目了然了

年份 中华鲟数量 变化趋势
1980年代 约10万尾 稳定
1990年代 约5万尾 下降
2000年代 约1万尾 急剧下降
2010年代 约1000尾 极度下降

通过中华鲟数量持续下降,面临灭绝危机。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中华鲟保护:科技助力,未来可期。

《生死一线:湖北恒升实业中华鲟子一代生存困境》

中华鲟数量持续下降,面临灭绝危机

《科技助力:中华鲟保护行动的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