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湖北松滋市南海镇荞麦产业化经营,助力农民增收

松滋荞麦:传统特产迈向产业化新纪元

在湖北松滋市南海镇,一种传统的健康食品——荞麦,正在经历一场从田间到餐桌的华丽转身。这里,荞麦产业化经营正助力农民增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湖北松滋市南海镇荞麦产业化经营,助力农民增收
产业化种植模式: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南海镇因地制宜,发扬当地农民种植荞麦的传统,大力推行荞麦产业化种植模式。他们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在该镇张家坪村投资新建了明鑫荞麦科技园。科技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集“产、研、加、销”为一身,为农民提供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方位服务。

项目 内容
种植基地 实行“定田块、定面积、定产量、定价格”收购荞麦
产品开发 荞麦豆皮、荞麦饮料、荞麦茶等系列“荞得旺”产品
农民就业 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达700多人
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松滋荞麦豆皮”于今年3月6日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成为松滋首件地理标志商标。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产业延伸:从种植到深加工

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合作,成立了荞麦制品研发中心,共同进行产品开发。目前,公司已开发出荞麦豆皮、荞麦饮料、荞麦茶、荞麦深度提纯产品、荞麦休闲食品、荞麦快速方便面、荞麦保健酒以及荞麦枕芯等“荞得旺”系列产品。

据悉,预计明年,明鑫公司荞麦种植基地将达到5万亩,辐射周边7个乡镇。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南海镇的荞麦产业化经营必将再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松滋荞麦豆皮,这一传统手工特产,源自松滋市王家桥镇。近年来,该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8月13日,在松滋市南海镇的新果源果蔬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火龙果。新果源不仅主产台湾红心火龙果,还种植了桃、梨、桔等多种生态果蔬,这些产品助力当地果蔬产业发展,强化了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湖北松滋市南海镇荞麦产业化经营,助力农民增收

火龙果的采摘,只是南海镇农业产业化的一个缩影。淳化县利用荞麦这一健康食品,通过生产工业产品和餐饮产品,推进荞麦精深加工业,不仅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在松滋,荞麦豆皮、土家坛酱、葛根等传统食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4年前,松滋神农食品有限公司收购了一家破产企业,依托园区,实现了凤凰涅槃,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一环。

在威宁,荞麦种植发展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基地示范引领,威宁将优质荞麦产业作为富民惠民的重要支柱,实现了荞麦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湖北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与湖北松滋鑫泰实业集团、河南新乡空间钢构总厂和内蒙赤峰惠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跨省域农业产业化。

鑫泰集团·湖北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已成为松滋市、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并获批荆州市政府和省粮食局壮腰工程重点企业。它与现代农业相辅相成,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民增收。

项目区一期核心区面积150亩,二期计划500亩,三期650亩。南海甜园观光园区距离松滋市区4.5公里,政府1公里,省道红东公路左侧,以荞麦科技园遥相对应。

作为全国最大的羊肚菌种植基地,松滋吸引了世界目光。羊肚菌是松滋重点扶持的扶贫产业,去年产值超过1亿元。松滋市的目标是打造全产业链,建成年收入过10亿元的“中国羊肚菌之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