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荞麦黑斑病是一种危害荞麦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一、荞麦黑斑病的背景介绍

荞麦黑斑病,一种由链格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荞麦种植区广泛分布。该病害严重时,发病率可高达65~80%,对荞麦生长造成极大威胁。

荞麦黑斑病是一种危害荞麦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荞麦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初期病斑褐色,有轮纹。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成熟老叶易染病,雨季或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差时,病害 更为迅速。

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荞麦黑斑病的第一步。如内蒙古的二虎头莜麦、山西北部的五寨莜麦等都是较为抗病的品种。

2. 适时早播与土壤管理

因地制宜适时早播,把地整平,提高播种质量。在荞麦生长期及时用磷酸二氢钾,或硼、钼、锰等微量元素进行根外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隔7~15天1次,防治2~3次。

四、案例分析

某地区荞麦种植面积达5000亩,由于连续两年遭受荞麦黑斑病的严重侵袭,导致荞麦产量大幅下降。经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该地区荞麦产量较防治前提高了30%,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 作用
选用抗病品种 降低病害发病率
适时早播与土壤管理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控制病害发生
荞麦黑斑病是一种危害荞麦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二、因地制宜,科学防治

荞麦黑斑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品种选择、播种管理、药剂防治等多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黑斑病的发生,提高荞麦产量和品质。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防治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为我国荞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