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人工鲻鱼幼苗饲养技术,探讨其生长环境与养殖方法

在渔业养殖领域,人工鲻鱼幼苗饲养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其生长环境与养殖方法,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的技术指南。

人工鲻鱼幼苗饲养技术,探讨其生长环境与养殖方法
一、鲻鱼亲鱼培育与人工催产

该项目通过研究鲻鱼亲鱼的营养、生态要求和饲养条件对其性腺发育成熟的影响,掌握亲鱼人工培育的技术关键。采用生态、生理及饵料调控等方法诱导亲鱼成熟排卵,掌握不同激素有效诱导方式、使用剂量及时间。

二、孵化及鱼苗生产

经60小时后,卵子完全孵化,孵出的鱼苗用虹吸管转移至培养池。孵化后第四天,饲养池的水必须用淡水稀释,盐度每天降0.5‰,到第七天,使盐度降低到30‰,此后,池水每天逐渐淡化到第30天为20‰,并保持至孵化,记录每天的水温、盐度、溶解氧、pH,每天测定硝酸盐、氨氮、硫化物和磷酸盐。

刚孵化的鱼苗长度约2.2~3.5毫米,油球存在于卵黄囊后部,具24肌节,身体的前部弯曲于卵黄囊上,孵化后3~5天开始摄食。鲻鱼仔鱼阶段的饵料包括牡蛎受精卵、硅藻、绿藻、挠足类以及配合饵料、丰年虫等,必须根据仔鱼发育的不同阶段投喂不同饵料。

四、鲻鱼养殖技术要点

鲻鱼养殖点击进入饲养管理查看更多信息。每月份2次定期用漂白粉、生石灰或鱼康、克鱼瘟进行水体消毒,经常清除池塘中的污渣、水草及池边...

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如果一时间就养殖大数目,这样根本就管理不过来,会造成大量的伤亡率,所以一千尾是最好不过了,等到后期有了...

六、池塘修建与饲养池准备

池塘修建鳜鱼样子肯定是需要准备好池塘的,如果有现成的池塘那就不需要挖掘了,只需要清理池塘周围的杂物,然后将池塘的河床给挖好,然后将池塘中堆积的淤泥挖出去,最后再池塘中撒入一层石灰进行消毒,大概十天半个月之后就差不多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往池塘中注入新水了,同时我们还需要往...

饲养池在鱼苗孵出几天前预先准备,储存的水灌满每一饲养池。海水需经消毒和过滤,在放入鱼苗前,海水必须保持32‰~35‰盐度和20~22℃水温。饲养池在放入鱼苗前要先接种绿藻,或其他浮游植物种类以便给轮虫提供食物,接种的浮游植物以绿藻种类较好。

因为对鲻鱼的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对鲻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解决鲤鱼养殖人工苗种的充足来源,鲻鱼养殖规模将有更大的发展。鲻鱼适盐性广,在海水、河口及淡水中均能生活和生长,适合于各种不同盐度水体饲养。在人工养殖情况下,鲻鱼生长速度快,天然捕捞的鲻鱼苗放养密度适宜,饲料充足,并管养得当,年初放养的当年鲤鱼苗一年可达500-75...

饲养鲻鱼幼苗最适盐度为32‰~35‰,温度为19~24℃,溶氧不低于0.0005%,放养密度以50~250尾/升为宜,稍大的养殖水体以小密度放养可提高成活率,但投饵量大。鲻鱼是我国产量较大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因而倍受人们青睐。

循环养殖池具有自净的优点,而集中在中央的碎屑可以通过虹吸排出,或以中部的出口排出,当水交换率较大时,后者更有效。至30天和50天期间,鱼苗生长迅速,可以投喂湿性合成饲料和较老的丰年虫和大型桡足类。40天以下的鲻鱼苗,不要搬动和捕捉,因此期的搬动将引起全部死亡。搬动应在孵化后50天以上进行。

沿海现有的对虾苗场冬闲设备也可用来进行鲻鱼人工繁殖。11月下旬室外水温降至15℃以下,应将亲鱼移入水池饲养,水温控制在17℃左右,以促使鲻鱼...

正因为鲻鱼的这一个特性,所以我们在养殖的时候有会比较困难,想要养殖鲻鱼的渔民 要知道这一点,如果水质出现问题的话鲻鱼在水里很容易生...

孵化后天数 饵料类型
3~13 牡蛎受精卵
5~18 轮虫
10~14 挠足类
16~40 投喂卤虫的无节幼虫
29~41 蒸煮蛋白、米糠、面粉等
人工鲻鱼幼苗饲养技术,探讨其生长环境与养殖方法
饲养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养殖规模:稳步推进,前景广阔 未来展望:循环养殖,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