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七彩山鸡驯养技术,涉及基础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山鸡舍应建在地势干燥、平缓、向阳背风,便于排水的砂质土壤的良好环境中。采用开放式鸡舍,鸡舍前面设露天围网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为鸡舍的一倍为宜。开放式散养的山鸡,在舍内设栖架,栖架可采取立架或平架。把栖架钉成梯子形状靠立在墙上叫立架,将栖木钉成凳子形状摆在鸡舍内叫平架。栖木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每根间距60厘米以上,每只山鸡占有栖木长度30厘米以上。运动场一侧设食槽和塔形真空饮水器。山鸡喜沙浴,在运动场设沙池,一般用砖砌成40厘米高的池子。放入沙子,沙地保持干净。
非繁殖期饲料配方:玉米61、麸皮14、豆饼粉12、鱼粉8、贝壳粉3、骨粉1.5、食盐0.5。
阶段 | 饲料配方 |
---|---|
雏鸡阶段 | 熟鸡蛋65、玉米面8、黄豆面16.5、麸皮3、骨粉1、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3.5、维生素合剂0.5 |
青年鸡阶段 | 熟鱼20、玉米面19.5、黄豆面15、麸皮8、骨粉2、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2.5、维生素合剂0.5 |
成鸡阶段 | 熟鱼50、玉米面19.5、黄豆面15、麸皮8、骨粉2、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2.5、维生素合剂0.5 |
饲喂要定时,出壳到4周龄,从早6点开始日喂5次,5—8周龄从早6点开始日喂4次,成鸡从早6点开始日喂3次,自由饮清洁水。
孵化条件:1—20天温度为37℃—37.5℃,21—24天为37℃,到24天出壳时温度再提高0.5℃,湿度保持在65%—70%。通风:逐渐增大通风量;翻蛋每天2—4小时翻一次,直到出壳为止,翻蛋角度为90度;凉蛋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
育雏方式分为平面、立体两种,育雏要抓好四关:温度关、密度关、开食关、预防关。雏鸡阶段每日20—30克,青年鸡阶段30—40克,成鸡阶段40—50克,饲喂要定时。
为防止雏鸡疫病发生,对0—4周龄的雏山鸡进行投药防病。在非繁殖期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美国七彩山鸡驯养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山鸡舍建造、饲料配制、育雏管理、疾病防治等。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增收致富。
雏鸡阶段是山鸡养殖的关键时期。在饲养管理上,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例如,1日龄雏鸡温度应保持在34℃-32℃,因为日龄增长逐渐降低。同时,要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如1-20日龄雏鸡日粮配方中,熟鸡蛋占比65%,玉米面8%,黄豆面16.5%等。
青年鸡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在于调整饲料配方和增加运动量。例如,青年鸡日粮配方中,熟鱼15%,玉米41.5%,豆饼15%,小麦15%,鱼粉5%等。此外,还需注意控制饲养密度,以避免因拥挤导致疾病发生。
成鸡阶段,饲养管理重点在于提高产蛋率和肉质。在饲料配方上,可适当增加豆饼粉、鱼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同时,加强运动,提高山鸡的体质。在繁殖期,公母比例以1:5-6为宜,产蛋窝要设在安静、暗处。
疾病防治与消毒 案例分享:某养殖场七彩山鸡饲养实践某养殖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于2018年开始饲养美国七彩山鸡。经过3年的养殖实践,该养殖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选址:选择地势干燥、平坦、向阳背风的地点建造鸡舍。
鸡舍建设:采用开放式设计,运动场面积是鸡舍的1.5倍,设沙池。
雏鸡饲养管理: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保证饲料营养均衡。
青年鸡饲养管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运动量,控制饲养密度。
成鸡饲养管理:提高产蛋率和肉质,关注生理特性。
疾病防治与消毒:加强圈舍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通过以上措施,该养殖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产蛋率达到了90%以上,肉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未来展望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七彩山鸡作为一种优质肉蛋禽,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我国七彩山鸡养殖行业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