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袋金针菇种植:一种利用瓶袋进行金针菇栽培的种植方法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得名。这种菌藻地衣类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价值。在金针菇的种植领域,瓶袋金针菇种植方法因其便捷性和高效性而备受青睐。
金针菇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格。一般而言,南方地区的栽培期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北方地区因气候较寒冷,可选择秋季末至次年5月初进行栽培。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是金针菇生长的关键。
瓶袋金针菇种植方法一:配料利用冷库栽培较适宜的配方为:玉米芯50千克,麸皮5千克,玉米面2.5千克,石膏粉0.5千克。这些原料混合加水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5%,pH值保持在6.5。
金针菇的栽培场所要选择洁净、通风、避光和保湿性好的环境。室内设置栽培架,每架5-6层,层距45-50厘米,架间留走道60厘米,以便操作管理。
以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稻草、谷壳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米糠或麦皮、糖、石膏粉等,即可配制成培养料。其配比是:主料73%,米糠或麦皮25%,糖1%,石膏粉1%。
原料 | 配比 |
---|---|
主料 | 73% |
米糠或麦皮 | 25% |
糖 | 1% |
石膏粉 | 1% |
装好料后,将瓶、袋放入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灶内灭菌。高压灭菌是在1.5公斤/厘米²压力下,保持1-1.5小时;常压灭菌是在100℃下,保持6-8小时。待料温降至25℃左右时,进行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瓶内或袋内。
接种后将瓶、袋搬入培养室,排放于栽培架上,温度保持23-26℃,促进菌丝尽快萌发定植,封盖料面。3-4天菌丝萌发并长入培养料,应将温度降到20℃左右,促进菌丝在内健壮生长。15天后菌丝就可长到瓶子或袋子的一半以上,这温度可降到18-20℃,并加强通风换气,每天1-2次。
菌丝长满瓶、袋后,立即拔去瓶塞或解开袋。去掉老接种块,并搔理料面,用旧报纸覆盖瓶、袋口,每天水1-2次,保持报纸湿润。温度控制13-1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当培养基表面出现琥珀色水珠后,约经一周时间,菇蕾即可形成。
当金针菇长至适宜大小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菌柄和菌盖,以免影响品质。
当菌丝促进菇蕾形成。当菇蕾形成后,逐渐提高温度至适宜的金针菇生长温度,进行出菇管理。
瓶袋金针菇种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产量稳定、易于管理等特点。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轻松掌握金针菇的种植技术,实现金针菇的丰收。
因为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尝试在家种植各类蔬菜和菌类。金针菇作为一种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的食用菌,成为了家庭种植的新宠。本文将详细介绍瓶袋金针菇的种植方法,助您轻松在家享受种植乐趣。
瓶袋金针菇的种植过程虽然有些繁琐,但只要掌握好各个环节,就能在家享受到种植的乐趣。此外,金针菇的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适合家庭种植和推广。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更多的家庭走进金针菇种植的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