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在韶山扎根,探索其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适应性
高山雪莲果,红土地里生长出来,果实脆甜而且能够补水。这是优酷播出的娱乐高清视频,于2021-02-16 17:55:06上线。视频内容简介:高山雪莲长在高原上,红土地里生长出来,果子脆甜而且能够补水!
韶山杨林村与雪莲果的故事
“我在外头打工就羡慕别人的村子搞得好,这次回家发现我们村也有了新气象,不仅通了公交车、安了路灯,还利用荒废了十余年的山田搞起了特色种植,我觉得特别自豪。”务工返乡的韶山杨林村民钟耀明感慨的说。
在种植现场,30余名村民头戴草帽,手拿锄头,细心地栽植着。20出头的小媳妇来了,40岁的壮劳力来了,78岁的老党员聂叔辉老娭毑也来了。大家对这个叫雪莲果的洋玩意十分新奇。“这个东西怎么吃?”“可生吃,也可以蒸煮”“长出来是什么形状的?”“两头尖尖长条形”……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雪莲果市场前景广阔,助力乡村振兴
雪莲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说起杨林村与雪莲果的缘分,不得不提到该村主任彭跃龙。今年3月,他从长沙朋友处得知,原产南美的雪莲果既可以当水果食用,又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对三高人群尤其有好处,出口率高,但是货源少,我省仅岳阳汨罗、湘西花垣、长沙县等地有几千亩规模。
“种植雪莲果既可以解决抛荒荒田的问题,又增加了村级收入,何不将其引进回来呢?”彭跃龙寻思。4月,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来到长沙县雪莲果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几次协商讨论后他们和湖南省绿三农城市庄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
根据协议,绿三农公司将韶山确定为湘潭唯一雪莲果苗圃基地,免费为村上提供秧苗、生物肥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雪莲果果实的收购与包装;村上则提供40亩成片土地,出人工和机肥。
按一亩种1000~1100兜苗、每兜苗出8~10斤果实,每斤最低保护价1.2元~1.6元计算,除去成本可保证每亩获利4000元。“全部收益将用于村上饮水工程、靓化工程和村部的建设。”彭跃龙说。
雪莲果生长习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研究
雪莲果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5-25℃,喜欢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为了适应韶山的生态环境,当地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栽培技术,如合理轮作、生物防治等,确保雪莲果的品质和产量。
自雪莲果在韶山杨林村种植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韶山雪莲果种植面积已达100余亩,产量逐年上升。未来,韶山将进一步完善雪莲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收入 |
---|---|---|---|
2019年 | 50 | 8000 | 4800 |
2020年 | 70 | 10000 | 6400 |
2021年 | 100 | 12000 | 7200 |
韶山杨林村,这个曾经因山多地少而面临资源枯竭的村庄,如今因雪莲果的种植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农耕生活,而是开始拥抱农业现代化的浪潮。
杨林村的故事始于一位在外打工的村民钟耀明。当他看到其他村子因为特色种植而变得富裕时,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何不能将这种活力带回自己的家乡呢?于是,他决定利用村里的荒废山田,尝试种植雪莲果。
雪莲果,这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神奇植物,以其脆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杨林村的新希望。这种果实不仅可以生食,还可以蒸煮,其独特的形状和口感吸引了村民们的好奇心。
雪莲果的种植并不复杂,它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这使得它在杨林村的红土地上生长得尤为旺盛。村民们通过种植雪莲果,不仅解决了土地的抛荒问题,还增加了村级的收入,实现了绿色转型。
彭跃龙的“雪莲果梦”
展望未来:雪莲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杨林村将继续加强与绿三农公司的合作,扩大种植规模,提升雪莲果的品质,并积极开拓市场,让这种来自南美的绿色宝石在杨林村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