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小龙虾产业从一只小龙虾吃出千亿级市场

这个夏天,小龙虾 成为了全民夜宵的宠儿,其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去年。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从一只小龙虾吃出千亿级市场的传奇故事。

小龙虾产业从一只小龙虾吃出千亿级市场
小龙虾的火爆,带动了整个产业链 养殖:从野生捕捞到科学养殖

过去,小龙虾主要以野生捕捞为主。只是,因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野生资源逐渐无法满足供应。因此,养殖小龙虾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养殖端,一些养殖户已经逐渐从传统的野生捕捞转向了科学养殖。他们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小龙虾供应。

运输:冷链物流保障品质

目前,我国小龙虾的运输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运至集散中心后再分发到各个餐饮门店。部分企业还与养殖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直接将小龙虾运至门店,确保了产品的最新鲜度。

餐饮:从小吃摊到连锁品牌

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小龙虾餐饮产值达到332.6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专营小龙虾的餐馆数量超过1.5万家。

因为小龙虾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键。

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强对小龙虾产业的扶持,推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年份 小龙虾产量 小龙虾消费量 小龙虾餐饮产值
2014 56.55 50.00 200.00
2015 60.00 53.00 250.00
2016 85.23 87.93 332.62

完成了对小龙虾产业从一只小龙虾吃出千亿级市场,定义了新型农业产业链。的讨论,再来看小龙虾产业:从餐桌到千亿市场,农业新链崛起。

这个炎炎夏日,小龙虾无疑是夜宵界的明星。从街头巷尾的小摊到大城市的餐馆,小龙虾的身影无处不在。而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的发布,揭示了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

养殖端的挑战与机遇

每年9月后,小龙虾进入休眠期,对产出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湖北当地的养殖户们面临着淡季需求减小的问题,但他们也在寻找解决办法。例如,一些养殖户开始往深加工领域延伸,以持续发挥小龙虾的经济效益。江苏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建清指出,品牌好且有货源保证的企业在竞争中更能占据优势。

小龙虾产业从一只小龙虾吃出千亿级市场
市场声音: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小龙虾市场规模庞大,引得资本蜂拥而入,但也有声音认为,这块市场可能像小龙虾本身一样,“香”却不“易”。在终端环节,冬季超过九成的小龙虾店会关闭或歇业,这对以小龙虾为特色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只是,这也意味着在淡季时,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策略,企业有机会脱颖而出。

从“捕捞+餐饮”到完整产业链

从2015年开始,小龙虾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2016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卖店数量同比增长33%,总数达到1.767万家。这一增长背后,是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从养殖、捕捞、运输到餐饮,小龙虾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因为技术的进步,产业链还在不断延伸。

小龙虾的“红海”与“蓝海”

2016年,小龙虾创造了564.10亿元的产值,经济总产值达到1466.1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500万人。这表明,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只是,这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对于养殖户如何保证产量和品质是关键;对于餐饮企业如何在淡季保持活力是挑战。

未来展望:产业链的深度挖掘

因为小龙虾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的深度挖掘成为关键。例如,小龙虾副产品如甲壳素等生产加工取得显著进展。湖北和江苏两省相关龙头企业,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就已超过25亿元。这表明,小龙虾产业链的延伸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案例分享:潜江的“虾稻连作”模式

潜江是湖北的一个重要小龙虾养殖基地。从2001年开始,当地农民改变了捕捞野生小龙虾的方式,开始使用“虾稻连作”模式养殖小龙虾。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保证了小龙虾的品质。潜江的“虾稻连作”模式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