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玉米地蜗牛泛滥,严重危害农作物生长
作者:畜牧行家•更新时间:12小时前•阅读3
近年来,山东聊城的玉米地遭遇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蜗牛大军”侵袭,这些小家伙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农民朋友们苦不堪言。
其实早在2011年的秋收时节,山东聊城玉米地里的蜗牛就已经成灾,但时至今日,蜗牛究竟因何而来,又如何消灭却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蜗牛的生物钟与人类正好相反。晚上八点的露珠是蜗牛倾巢出动的号角,清晨八点的阳光又是蜗牛鸣金收兵的信号。村民们在晚上组织全家人拿着手电筒,眼瞅手逮,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八年的蜗牛困局不仅没有破解,近些年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蜗牛从哪里来?为何屡灭不绝?始终困扰着聊城的农民。
据当地村民反映,近四个月,山东聊城莘县等地的玉米地里蜗牛肆虐,严重的每株玉米上有20-30个蜗牛。它们可以顺着玉米须爬进去吃掉整个玉米,已经导致当地玉米连年减产百分之四十左右。
被害作物 | 危害表现 | 防治方法 |
---|---|---|
玉米 | 叶片上出现条状裂痕,被咬过的叶片只剩下一层透明表皮 |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
玉米 | 造成玉米缺苗和叶片扭曲,影响光合作用 |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
其他作物 | 危害表现类似 |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
消灭蜗牛只能依靠药物防和人工抓两种手段。
农业防治:清理农田、铲除杂草,有条件可进行中耕,以破坏蜗牛繁殖场所。
化学防治:使用四聚乙醛等农药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诱杀、人工捕杀等方法。
蜗牛的泛滥已经成为山东聊城玉米地的一大难题,但只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我们仍然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减少损失。
经常清洁田园,铲除杂草,有条件可进行中耕,以破坏蜗牛繁殖场所。未受蜗牛侵袭的农田,可在田地周围撒一圈生石灰,以减少蜗牛的繁殖。
使用无人机进行药物喷洒,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农田,提高防治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防治只能缓解一时之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工抓捕:夜间行动,手电筒助力 环境因素:雨水充沛,蜗牛繁殖旺盛蜗牛的天敌种类较少,自然控制能力较差,有利于蜗牛的发生蔓延。
人为因素:农民防治意识不足多数农民缺乏蜗牛的防治技术,不能抓住防治适期进行有效地控制。
未来展望:探索新型防治方法利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护网、喷洒驱蜗牛药剂等,可以阻止蜗牛入侵农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