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琼中河中投放334万尾鲮鱼苗,旨在恢复生态平衡

活动背景

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全县多条河流投放鲮鱼苗334.14万尾,旨在通过此举恢复生态平衡,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琼中河中投放334万尾鲮鱼苗,旨在恢复生态平衡
放流地点

此次放流地点包括什运乡什运村河段、红毛镇毛西村番响河段、湾岭镇大边河段等。这些地点均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鲮鱼特点

鲮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优质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此次投放的鲮鱼苗为当地土著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琼中县的河流环境。

后续计划 生态价值

通过增殖放流,不仅可以丰富水生生物种类,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改善水质,提升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这对于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特色美食

琼中河中投放334万尾鲮鱼苗,不仅是一项生态修复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民生工程。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琼中县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持续改善,人民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在场的干部群众和渔民详细阐述了非法捕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法律后果,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修复渔业资源,共同守护海洋生态环境,为保护蓝色海洋贡献力量。紧接着,工作人员有序地将鱼苗放入水体,据了解,此次活动主题为“规范海洋捕捞,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利用2021年执收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共放流鱼苗20余万尾,进一步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琼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腹地,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这里的沿路景观美不胜收,栈道嵌壁,绿色长廊,奇石叠垒,碧潭盈底,溪流淙淙,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光体验。

琼中河中投放334万尾鲮鱼苗,旨在恢复生态平衡

在琼中,鲮鱼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淡水优质鱼种。石鲮鱼,因其喜欢冲急流溪水而得名,外观与泰国石鲮鱼相似,深受当地居民喜爱。2014年12月25日,以石鲮鱼为主料的“萩叶煎石鲮鱼”更是入选海南省五指山十大名菜。当地居民在享用这种生态鱼时,都无需破肚取出内脏,因此带有苦味。

6月4日,在屯昌县木色水库、龙洲河上游放流鳙鱼苗158万尾;6月5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流河上游放流鲮鱼苗160万尾。放流过程中,工作人员倾斜着让鱼苗慢慢游入水库或河中,确保鱼苗成活率。

据了解,什运乡是该县最早实行域内河段管理的乡镇,群众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强。除在主投放点投放外,还把部分鲮鱼苗分给什运乡的便文、南平等村委会,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生态修复中来。

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沈铭辉介绍,我省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中部作为“海南岛之肺”,生物链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今年,省海洋与渔业厅在中部山区大力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项目,一次性投入项目资金50万元,为保护我省水生生物资源,修复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