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莴苣订单农业中,诚信缺失导致农户与商家矛盾频发

订单农业优势在今年莴苣销售上一览无遗,近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农业订单成为农民规避市场风险的保护伞。但这把保护农民利益的“尚方宝剑”,有时却会成为“跷跷板”,在菜价上扬的年份,让农业企业备尝“一纸合同变成一纸空文”的苦涩,对订单农业也渐生失望。

莴苣订单农业中,诚信缺失导致农户与商家矛盾频发

发生在通州的这一合同纠纷事件,只是目前“订单农业”这一新型农业产销模式面临危机的一个缩影,全国各省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一份调查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农业订单的兑现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

实际上,“订单农业”在我国已有10年的历史了,它对保障企业和农民利益都是有好处的,还可以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技能水平,获得更多收益。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在于签约双方诚信履约,这关乎企业能否获得优质稳定的农产品来源、农户能否长期稳定增收。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健全订单履约监督机制。

地区 订单农业兑现率 时间
全国 20% 2000年以来
通州 15% 2018年

在板桥镇,所有订单农业合同必须在镇政府备案,由镇里聘请的专业法律顾问进行审核。

种植了大半辈子蔬菜的深沪运伙村菜农许永灶,很少遇到今年这种情形。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各地蔬菜滞销频现,就晋江而言,受到重挫的主要是包菜和大葱两个品种,而首当其冲的是“种植大户”,此前被看好的“订单农业”遭遇履约难题。

反常:“种植大户”很受伤

道路两旁绿叶成荫,宽阔的田野让人心旷神怡。“订单农业”面临诚信危机。原因在于缺乏资金,按照企业生产能力,收购加工订单产品需要资金近20个亿,这批资金原本主要靠贷款来收购,但去年由...

今年以来,瞅准很多返乡劳动力暂时无法外出的时机,曾经在马场镇招商部门工作过的陶伟决定重拾“老本行”,招商引资到村里发展“订单农业”。拜...

诚信缺失导致单方面毁约让订单农业的基础摇摇欲坠,而纵观被曝光的订单农业违约事件中,农民较之于订单企业更容易毁约。而作为订单企业来讲,...

网络 更新时间:2015/7/10 16:50:04 一连日来,南湖区新丰、凤桥等地,拉着整车莴苣的农户来往频繁,面对莴苣采收旺季,全省收购价普遍较去年同期下降一倍的市场行情,南湖区的种植户或喜或悲。

农业订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如何让这份合同变得厚重、神圣起来,这是当下农业一个沉甸甸的话题,这关系合同双方的利益,更关乎南湖区农业的健康发展。

守信成本高而失信成本低是订单农业毁约频发的主因。如新闻中分析的那般,强制农民履约成本太高、征信问题出现后的贷款及购票等限制措施于农民而言又如形同虚设,对其起不到任何的警示和约束作用。

只是,订单农业的诚信危机并非无解,“抱团订单”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抱团订单”即农业合作社集体订单。

当阳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全市共有蔬菜专业村17...

只是,由于订单农业的主体之间存在诚信缺失问题,限制了这一经营形式优势的发挥,并且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订单农业诚信缺失现象进行了描述,并从经济学角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诚信缺失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和许永灶一样,安海吉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菜农们,最后还是面临一个痛苦的抉择:除了大部分贱卖之外,剩下的包菜也只好烂掉打碎,准备播种下一季的蔬菜。

订单农业,作为农业产销模式的一种创新,本应成为农民和企业共赢的桥梁。只是,在实践过程中,诚信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莴苣丰收背后的尴尬

今年莴苣销售旺季,南湖区新丰、凤桥等地的农户们却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与周边蔬菜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的农户得以“幸免于难”,莴苣收购价保持在每公斤1.4元左右;另一方面,未签订订单的农户则陷入困境,收购价低至每公斤0.7元,甚至有些连成本都无法收回。

莴苣订单农业中,诚信缺失导致农户与商家矛盾频发

“订单农业”的初衷是保障农民和企业利益,但现实却充满了变数。一方面,企业因缺乏资金,难以履行收购义务;另一方面,农民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这种诚信缺失,导致“订单农业”的基础动摇。

解决方案:抱团订单与利益共享 板桥镇的实践案例 未来展望:构建诚信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