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低谷,母猪管理是关键
母猪管理在市场低谷中的重要性
2006年南方发生猪无名高热病以来,全国的养猪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养殖户纷纷缩小规模,以减小风险。按照常规抵御市场低迷的办法,低潮时要养好母猪、抓繁殖,以提高现有的母猪繁殖力。这就要求在母猪的管理上下功夫,保存实力,等待市场转机。
加强管理
后备母猪选种与管理选择后备母猪除了体形和乳房发育良好,奶头数应在12个以上,还应考虑其亲本繁殖力的遗传基础,兼顾其父系和母系的指数,进行母猪繁殖力性状的选育和测定。严格控制初配日龄和体重,实施重复配种,加强饲养管理,以最大限度发挥母猪的遗传力。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
后备母猪一般采取小群饲养,饲喂含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为了让后备猪更好地生长发育,有条件的场可加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淘汰率大约为30%,因此,后备母猪是构成繁殖猪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满足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
母猪断奶后到配种前应饲喂高能量饲料,这样有利于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配种到配种后40天内应饲喂能量较低饲料,因能量过高会降低孕酮水平和子宫特异蛋白质分泌,不利于胚胎的存活。在泌乳期适当增加营养对维持母猪产奶量十分重要,同时也有利于母猪下一次的发情和排卵。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是使猪只具有良好体况的重要保证,是进行传染病预防和接种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防止生殖道疾病和烈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给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活温度最好在20℃左右,特别是在冬季,要防止母猪相互打斗、滑倒和其他机械性损伤,并保持适当运动。
建立母猪个体的繁殖登记制度
建立母猪个体的繁殖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猪群的繁殖情况,及时淘汰有病或繁殖力低的老龄母猪,使猪群保持良好的繁殖水平。建立合理健康的正常繁殖猪群的胎次结构:1胎~2胎35%~40%,3胎~6胎50%~60%,7胎以上5%~8%。
断奶母猪适当运动和晒太阳
断奶母猪适当运动和晒太阳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受胎率,同时也可增强体质和蹄质,保持良好膘情,延长使用年限。在整个母猪群管理上杜绝饲养无利用价值的母猪。
预防母猪繁殖障碍病的发生
母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受感染的种猪场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以上,新生仔猪和断奶母猪发病率可达80%。由于PRRS病毒感染后可致免疫抑制,环境突变,猪的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继发感染,建议采取防止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的防治方法。
母猪产后巧用一针
母猪产后多发生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产后热等产期疾病,有的继发肺炎,造成死亡。为预防产期多发病,可采取母猪产后迅速打一针的预防措施,方法是:母猪产仔后用氨基比林、青霉素、链霉素混匀,在母猪颈部耳后2厘米至3厘米处肌注,对预防上述四种产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并能避免因继发肺炎而引起的死亡。
在市场低谷时期,母猪管理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母猪管理,提高繁殖力,养殖户可以在逆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