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玉米市场化改革导致华北农民利益受损严重

年份 华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 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
2015 2000 2200
2016 1800 2100
2017 1600 2000

华北地区,这片肥沃的土地,承载着我国玉米种植的重要使命。只是,因为玉米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华北农民的利益却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这场改革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玉米市场化改革导致华北农民利益受损严重

长期以来,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只是,由于东北地区的种植补贴和深加工补贴,使得华北地区在玉米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华北地区的淀粉生产已处于亏损状态,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华北深加工企业不得不压低玉米收购价格。

在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农民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地区差价和品质差价的出现,让贸易商有利可图,市场流通活跃度明显提高,但粮食流通流向却越来越不合理。

现行的玉米临储政策具有保供给和保收益的双重功能。只是,调整或退出这一政策,必须综合考虑农民、消费者、企业的利益诉求,以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同时,在改革或调整玉米临储政策时,必须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种粮农民在改革中利益不受损失。

只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今年,华东和华南的销区玉米甚至出现了向东北和黄淮海地区产区倒流的情况。这无疑加剧了华北地区农民的困境。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表示,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一改革被认为是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正式启动。

只是,让价格回归真实水平的同时,玉米流通流向也日趋合理。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联合召开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情况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了改革后的积极变化。

王元华认为,目前的补贴政策还只是针对核心产区,由于华北地区并不属于核心产区,所以他对补贴政策的影响表示担忧。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即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为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

在推进玉米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从现行的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入手剖析。高位的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在保护种玉米农民利益的同时,却伤害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

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旨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玉米市场化改革导致华北农民利益受损严重

2015年,玉米临储政策首次下调,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一度低于东北地区200元/吨左右。尽管临储政策结束后,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有所反弹,但临储政策对玉米价格的扭曲,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过高,产业负担加重。2016年,国家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但在东北地区实施了种植补贴,甚至出台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

9月份华北新玉米陆续上市,山东玉米快速走低,目前华北深加工企业继续调低玉米收购价格,短短不足一个月,华北玉米收购价格下跌了350-400元/吨,华北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少收入了200元/亩左右。玉米种植原本收益比较少,玉米价格快速下跌,并且有下跌至1300-1400元/吨水平,种植将出现亏损。两次的玉米政策调整,受伤的均为华北农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