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我国鸽业发展迅速,但科技应用不足

我国肉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父母代种鸽数量已达到4500万对,年出栏商品肉鸽6亿只,鸽蛋8亿枚,饲养量占全球的80%以上。这一数据足以看出,我国在肉鸽产业方面已具备世界级的规模。

我国鸽业发展迅速,但科技应用不足

只是,尽管我国鸽业发展迅速,但在科技应用方面却显得相对滞后。各位专家从肉鸽餐饮消费的走向、肉鸽育种与生产技术、鸽业科技研究进展等方面对鸽业上游至下游全产业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并对今后的鸽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年份 商品肉鸽产量 鸽蛋产量
2016年 6.26 8.00
2017年 6.30 8.10
2018年 6.35 8.20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表示,我国已成为国际肉鸽产业和消费大国。因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肉鸽产业未来可期,是朝阳产业。

肉鸽养殖场行业的发展趋势

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肉鸽养殖场行业将更多地应用现代化技术,例如智能化养殖设备、自动化喂养系统、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据了解,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北京优帝鸽业,首批成员由23家中央及地方科研院校、4家省级技术推广部门和58家鸽业相关企业共85家单位组成。联盟旨在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凝聚全国鸽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资源。

科技应用:为鸽业插上翅膀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肩负着“为鸽业插上科技翅膀”的重要使命。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孔亮表示,联盟要充分发挥成员的资源优势,加强联合协作,建立完善科研创新性平台;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培育适合我国市场的新品种。

在无人机与GPS应用上,已经有人提出大胆设想直播信鸽比赛,相信因为科学的进步,直播信鸽比赛一定会成为现实。世界杯、洲际杯等国际鸽联授权的比赛,也将成为推动鸽业发展的新动力。

我国鸽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肉鸽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业内专家指出,我国鸽业水平尚处“初级阶段”,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生产模式单一化,育种技术落后,鸽品种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至今没有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配套系;营养标准缺乏,养殖工艺自动化几乎是“空白”;科研投入不足。

2017—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融资持续升温,金融科技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一趋势对我国鸽业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作为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肉鸽抗逆性较强,主要以原粮方式饲养,且营养丰富,是优质特色禽产品的重要代表。研究证明,鸽肉优质蛋白质含量可达21%至22%,而脂肪含量只占1%至2%,还富含人体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总量可达97%,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经过对我国鸽业发展迅速,但科技应用不足,亟待插上科技翅膀。的讨论,现在轮到科技赋能,鸽业腾飞新篇章。

我国鸽业发展迅速,但科技应用不足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助力产业发展 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腾飞

尽管我国鸽业水平尚处“初级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要实现鸽业做大做强,必须解决品种杂乱、生产水平低、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鸽业有望实现产业腾飞,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肉鸽产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科技助力下,我国鸽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