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威海乳山牡蛎海产品网销平台正式上线

牡蛎,又称海里的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锌,是美容圣品。11月18日,乳山市在金谷园电子商务产业园举办市牡蛎协会换届选举会员大会暨蛎尚往来海洋名品网网站上线仪式,正宗的乳山牡蛎将通过网络走向全国。

威海乳山牡蛎海产品网销平台正式上线

蛎尚往来·海洋名品馆商城平台,由市海洋渔业局主办,威海柏特传媒提供技术支持,乳山牡蛎协会运营管理。平台依托乳山特色海域资源,重点以“乳山牡蛎”地理性商标的优势资源,市场化运作品牌推广,提升“乳山牡蛎”在全国牡蛎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乳山牡蛎养殖水域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38万吨,产值30亿元,是著名的“中国牡蛎之乡”。一只只个头在10厘米以上的牡蛎被贴上“南泓村”商标,装进保温箱,发往全国各地。进入十一月以来,这里每天都能发出近10万斤“乳山牡蛎”。

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购物消费新趋势,乳山引进威海柏特传媒有限公司打造蛎尚往来电商平台,拓展网销平台。项目计划总投资30万元,平台建立后将引导牡蛎协会参与联合运营,利用牡蛎协会在行业内的组织优势,将平台打造成乳山牡蛎养殖企业广泛参与的电销平台。

乳山市牡蛎协会共同合作打造的金融服务产品,今年五月底,在乳山牡蛎防伪溯源管理系统平台正式上线。近年来,“乳山牡蛎”区域品牌声誉及影响力不断提升,海洋发展局迎难而上,多方出击,寻求“互联网+”助力。

在中科院海洋所和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的协调和支持下,乳山市海洋发展局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集团积极对接,让乳山牡蛎成功加入天猫平台的“爱心助农”活动板块、京东平台的“京心助农”专场、拼多多的“助农直播间”,开展乳山牡蛎促销活动。

为了让乳山牡蛎不再单纯走大宗批发销售的寻常路,今年乳山搭乘电商快车,开辟农产品销售线上新渠道,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简便、快捷、成本低等优势。

春节过后,是乳山牡蛎集中大量上市的季节。往年,乳山牡蛎畅销全国各地,尤其是国内各大中城市水产批发市场和餐饮酒店。只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销售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乳山牡蛎养殖大户,久大海珍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姜云才说,以前线下销售,一盒高品质的牡蛎仅仅能够卖到50至60元,现在通过该平台,依靠统一的品牌,可以卖到200至300元。该平台的上线,对乳山当地的牡蛎养殖户确实是一大利好。

目前,全市牡蛎养殖面积达7万亩,养殖品种95%为太平洋牡蛎,牡蛎年产量28万吨,占贝类养殖总产量的85.8%,产值达14亿元。

如今,乳山牡蛎已在全国形成品牌领先优势,也已成为中国牡蛎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乳山牡蛎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今年,乳山牡蛎的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有望再创新高。

2008年11月,“乳山牡蛎”正式获国家工商总局审批通过并公告,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牡蛎养殖区域主要分布于西至乳山口、东至浪暖口的开阔水域内。

因为牡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乳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牡蛎之乡”,开发的多个牡蛎产品不仅进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销售市场,而且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等15个国家,“乳山牡蛎”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牡蛎产业已成为全市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威海乳山牡蛎海产品网销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当地海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是乳山牡蛎网销平台,助海产品全国行。

威海乳山牡蛎海产品网销平台正式上线

乳山市规划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牡蛎特色小镇,主要依托牡蛎特色小镇建设,将以牡蛎为主导的乳山特色农海产品进行集中展示体验和线上线下销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