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昌黎海域扇贝丰收,当地养殖户喜迎丰收年
秦皇岛昌黎,这片海洋的宝地,今年迎来了扇贝的丰收年。据该县水产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昌黎县扇贝养殖面积从2014年的60万亩减少到了45万亩,养殖面积缩减了近三分之一,扇贝养殖总笼数达1300余万笼。从目前收获情况来看,扇贝亩产和单产都要高于往年,是近五年来扇贝长势最好的一年。
“今年从撒苗开始,到收获,水质一直很好,微生物多,除养殖总量减少外这是主要原因,因为水质好了,扇贝涨势就好了!”该县苟庄子村养殖户李某如此评价今年丰收的关键。
年份 | 养殖面积 | 总笼数 | 亩产 | 单产 |
---|---|---|---|---|
2014 | 60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15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16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17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18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19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20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2021 | 45 | 1300余 | 高于往年 | 高于往年 |
据了解,近几年来,昌黎县陆续开展了建设海洋牧场、限制无尽捕捞、海水测量等一系列利于海洋环境恢复和扇贝养殖的措施。从2010年开始,在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院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昌黎县先后引进龙须菜、海带等大叶藻类由扇贝养殖户放入浅海内进行筏式单独试养,逐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饵料状况,促进扇贝养殖可持续发展,这也为今年扇贝丰收打下了基础。
目前,昌黎县45万亩扇贝正在加紧收获,预计12月中旬将全部收获完成,毛贝总产量可达20万吨以上。
10月11日,昌黎县周边的养殖海域和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扇贝养殖户和工人们忙着出海起笼,并将从海里收获的新鲜扇贝运往码头附近的加工厂进行初步加工。
11月13日,秦皇岛市昌黎县团林乡的扇贝养殖户在晾晒收获的扇贝柱。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以海洋牧场建设为契机,通过引导扇贝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区域、规划养殖密度等举措,推动海洋生态恢复,促进海洋养殖业健康发展。
记者在昌黎县新开口码头看到,一艘艘满载扇贝的渔船从远海驶入码头,一笼笼扇贝被吊装到早已在一旁等待的运货车上,到处呈现着一片繁忙景象。
近几年秦皇岛近岸海域治理,让水质有所提高,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今年昌黎当地养殖扇贝普获丰收,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价格差异较大。
步入秋季,昌黎县45万亩扇贝喜获丰收,面对今年的好收成,渔民们喜上眉梢。“今年养的扇贝比往年好多了,仅与去年相比,每笼扇贝加工后产出的贝柱比去年多出近一公斤!”在扇贝初加工地忙里忙外的扇贝养殖户佟某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今年他家养殖了2.7万笼的扇贝,扇贝总体长势非常好,不仅贝柱产量增加,而且由于产出的贝柱个大、圆润,价格方面每公斤要比往年高十来块钱。
昌黎扇贝养殖:海洋经济的绿色崛起 海洋牧场与生态恢复:昌黎的实践之路昌黎县扇贝养殖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推动了海洋生态的恢复。昌黎县水产专家提醒,尽管今年丰收,但养殖户应珍惜当前的良好环境,避免盲目扩大养殖面积,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昌黎县的实践,为其他海洋经济区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