鳡鱼饲养管理:关注水质、饲料、环境
在鳡鱼养殖过程中,水质、饲料、环境是影响鳡鱼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以下将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水质是鳡鱼养殖的基础,良好的水质能保证鳡鱼正常生长。
项目 | 要求 |
---|---|
水温 | 保持在18-28℃ |
pH值 | 保持在6.5-8.5 |
溶解氧 | 保持在5mg/L以上 |
透明度 | 保持在30-40cm |
定期检测水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保持池塘清洁,避免过多残饵和粪便。
适时换水,保持水质稳定。
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改善水质。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
确保饲料新鲜,避免变质。
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环境管理主要包括池塘布局、底质处理、光照和温度等方面。
合理规划池塘布局,确保水源充足、排水通畅。
对底质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控制光照,避免过度照射。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极端气候影响。
在鳡鱼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至关重要。由于鳡鱼对水质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质稳定。例如,在投喂饲料时,很容易使水质变肥,因此应每周定期抽出老水,注入新水。此外,养殖鳡鱼的池塘中不必只养殖鳡鱼一种鱼,可以放养少量的鳙鱼、鲫鱼等混合饲养。每天需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技术制度,坚持巡查,每天至少早晚两次,观察鱼群的生长情况与摄食情况。
优化饲料,提升鳡鱼养殖效益饲料是鳡鱼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的饲料不仅可以促进鳡鱼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为了确保饲料质量,养殖户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产品,并关注饲料的储存条件。例如,在投放饲料时,要避免将饲料撒入水中,以免污染水质。此外,养殖户还应关注饲料的成分,确保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充足。
在鳡鱼养殖过程中,活饵料的准备和投喂至关重要。一种方法是直接在鳡鱼养殖塘中培育活饵料,即在鳡鱼下塘前25~30天,在每666.7平方米塘中放养麦鲮或鲢鳙水花50~60万尾,按夏花鱼种培育的要求进行培育。待活饵料长到4.0~5.0厘米时,将10~12厘米的鳡鱼鱼种直接放入塘中,以活饵料为食。另一种方法是待鳡鱼长到100~150克时,开始进行外源活饵料鱼的补入,在配套的饵料鱼中定期拉网,补充主养池的饵料不足。
冰鲜鱼块投喂技巧在鳡鱼养殖过程中,冰鲜鱼块也是一种重要的饵料。在投喂冰鲜鱼块时,要规格合适,现切现喂,采用“泼水,抛投”的方法,坚持“少,多,少”与“慢,快,慢”的原则进行。不要一次将大量冰鲜鱼块投入水中,以免造成消耗并败坏水质。水温低于15±1℃时,可逐渐停止喂食。
日常管理:关注水质与增氧鳡鱼养殖中的日常管理与其他鱼类养殖较为类似,但需重点关注水质和增氧。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水质,保持适当肥度,溶氧丰富,透明度可控制在30厘米左右。同时,要增设增氧机械,通常2001平方米池塘架设一台3千米叶轮式增氧机即可。
病害预防: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鳡鱼的人工养殖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养殖密度及水体负荷均在较低的水平上。目前,课题组未发现特有的病害,但在养殖过程中应重点防范缺氧泛塘及敌害生物的危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