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坚黑穗病是一种高粱上的真菌性病害
高粱坚黑穗病,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高粱的生产。该病以种子带菌为主,土壤中的病菌能存活1年,冬孢子深埋土内可存活3年,是高粱生产的重要隐患。
高粱坚黑穗病主要侵染高粱幼芽,从种子萌发至芽长1.5cm时,是适侵染期。病菌侵入后,初期在生长锥下部组织中,40天后进入内部,60天后进入分化的花芽中。
病原 | 寄主 | 症状 |
---|---|---|
高粱坚黑穗病菌 | 高粱、玉米 | 病穗坚硬,内充满黑粉 |
土壤温度及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土温28℃、土壤含水量15%发病率高。春播时,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
重病田进行轮作倒茬。
适期播种,争取早出苗,一次全苗。
2. 药剂处理
用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用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加少量水,拌种100千克。
用20%萎锈灵乳油0.5千克,加水3千克,拌种40千克。
五、案例分享某地在2018年实施高粱坚黑穗病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良种,进行轮作倒茬,并采用药剂拌种。结果显示,发病率从原来的70%降至20%,产量提高了30%。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黑穗病的困扰。黑穗病,又称高粱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和坚黑穗病,是高粱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有效防治这一病害,我们推出了一套全新的高粱黑穗病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是高粱黑穗病防治的基础。选择抗病良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实施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数量。最后,适期播种,确保高粱能够在最佳生长期内避免病害侵染。
除了农业和药剂防治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高粱黑穗病: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合理施肥,增强高粱的抗病能力;及时收获,减少病菌的传播。
3.1 案例背景某地种植高粱面积较大,但近年来高粱黑穗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当地高粱的生产和销售。
面对日益严峻的高粱黑穗病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优化防治策略,为我国高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