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椪柑日灼病是柑橘类果树常见病害,主要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

椪柑日灼病是高温季节的一种常见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树皮。6月-9月是椪柑日灼病的发病期,目前在广西已经发现有很多果园出现了日灼病现象。

椪柑日灼病是柑橘类果树常见病害,主要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
椪柑日灼病的成因

在高温天气的中午和下午,受到阳光直射的椪柑树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当上升到了40℃以上时,叶片的叶绿素便逐渐分解,叶色变浅或发黄,雨后大量落叶,果实表皮出现不正常的颜色。

椪柑日灼病一旦出现,就会使得柑橘果实停止原有的生长,从而影响到最终产量。

果实外观品质降低

果实口感变差

影响椪柑的储运和销售

措施 具体操作
合理灌溉 保证柑橘果实的浇灌量,避免连续光照下出现日灼果
树干涂白 用石灰乳将受阳光直射的主枝涂白,降低树皮温度
果实贴面或套袋 用报纸小片贴于果实日晒面,或进行果实套袋,减少水分蒸发
石灰水喷果 用石灰水喷洒南面向阳树冠上部的叶片正面,降低叶温

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修剪和施肥

合理配置树冠,避免果实过于集中

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果实表面受损

椪柑日灼病是柑橘类果树常见病害,了解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对于保障椪柑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椪柑,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在高温季节往往容易受到日灼病的侵袭。这种生理性病害不仅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还可能对整个果园的收益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我们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椪柑日灼病的防治新策略。

椪柑日灼病是柑橘类果树常见病害,主要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

在炎炎夏日,椪柑树冠顶部和外围西南部的果实最易受到日灼。当果实表皮在烈日直射下,温度急剧上升,超过40℃时,果皮会变黑、变硬,甚至出现干裂。这种症状在7月到9月的高温期尤为常见。诊断日灼病的关键在于观察果实的色泽和质地变化。

综合防治策略一:水分管理

合理的水分管理是预防日灼病的关键。在高温干旱期,应保持土壤湿润,确保果实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在多雨季节,及时开沟排水,避免土壤积水,也是防止日灼病的有效措施。广东某果园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日灼病的发病率降低了30%。

在日灼病高发期,可以对树干进行涂白处理,降低树皮温度,减少阳光直射。此外,对容易受到日灼的果实进行贴面或套袋处理,也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影响。某地区果园采用果实套袋技术,果实日灼病发生率下降了40%。

建立日灼病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果园内的病情动态,对于有效防治日灼病至关重要。通过定期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损失。某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发的监测系统,帮助当地果农及时控制了日灼病的蔓延。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针对椪柑日灼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只有科学管理、精准防治,才能确保椪柑果品的品质和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