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排湾村村民通过种植茭白,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合作社现有茭虾共作种植面积1080亩,年产茭白近400万kg,年产小龙虾近10万kg,年收入2000万元,帮助18户村民脱贫致富。从学习技术到管理,从管理到营销,通过两年半的深入调研,袁作圣画好未来发展蓝图,回村大刀阔斧干起来。他利用低湖田种植茭白,并借鉴潜江虾+稻共作,在茭白田里套养小龙虾80余亩,成功探索出小龙虾+茭白新模式,当年大获成功,创收120万元。

排湾村村民通过种植茭白,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张永梅告诉记者,排湾村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基础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村弱民贫一直是困扰该村发展的一大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名气,壮大基地规模,2014年6月,合作社正式注册“湖美佳农业”商标。同年8月,注册成立上排湾家庭农场,采用标准种植、统一销售方式,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充分借鉴我市“虾稻共作”、“虾藕连作”的成功模式,大胆发展“茭白+小龙虾”的高效模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将往年稳产都难以保障的低产田瞬间变成了亩均产值近万元的高产田,亩平收益是单纯种植水稻的4倍以上。目前上排湾家庭农场有员工70余人,生产基地400余亩,注册资金近千万元。

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先后建设了鲁庙村茭白种植基地、姚岗村兰花种植基地....勤劳动促进增收致富,产业丰收助力脱贫攻坚。

转机出现在2013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当时作为致富带头人的我和几个村民外出考察新型种植养殖经济作物,在浙江发现了低产田茭白种植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回来后我们就成立了合作社,正式开始了茭白种植之路。”如今已是市湖美人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张凤娇介绍说。

“去年还只是第一年尝试,30亩田就收获了十万多斤茭白,纯收入将近12万元。”张凤娇笑着说。

另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把村里和周边的富余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都招到我这边,每年用工在200人左右,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勤劳动促进增收致富,产业丰收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颍上县南照镇坚持扶贫开发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培育特色产业和富民项目,着力推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依托上排湾家庭农场,发展“茭白+小龙虾”高效模式,排湾村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让排湾村民尝尽了甜头。“种植茭白可以卖到合作社,农闲时到家庭农场打工,也能增加不少收入呢。”排湾村二组71岁村民聂贻荣说。

将种植基地扩大到320亩。在夫妻俩辛勤种植,精心培育管理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种植的320亩基地已收茭白100多万公斤,收入300多万元。如今洪杰家庭农场茭白生产基地,已通过浙江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这对小夫妻相互扶持迈进了致富路。

今年以来,东乡县北岭乡把探索富民产业发展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举措,探索中药材、经济林等栽培技术,以实现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力争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岗背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使一批贫困农户从中脱贫致富。眼下正值夏收时节,在文峰乡岗背村村民范庆音的葡萄园里,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

“我们这里地势太低了,下雨就淹,雨停就旱,大部分农田属于低产田,稳产丰收难以保障。”该村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张孝云介绍说。

排湾村地处渔洋镇大小苏湖之间,包括4个村民小组、187户、1120人,由于地势低洼,过去这里是典型的“水袋子、虫窝子”,农作物种植以传统作物为主,农业基本“望天收”。说起该村的转型之路,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梅感慨良多。

央视网消息:贵州盘州岩博村,位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曾经的岩博村不通水、不通电、也不通路,而且土地贫瘠,“八山一水一分田”。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带领村民积极探索,通过修路、发展特色产业,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最近,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的村办酒厂,正在推进新建一万吨产能

村民要致富,集体经济要壮大,村里要发展,怎么办?种高效稻、发展养殖业……为了尽快摆脱贫困的帽子,村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均以失败告终。无情的现实将村民们一个个致富的梦想击碎,也让村“两委”一班人倍感压力。

2009年,郑海仙与丈夫回到开化老家,在当地农信社小额贷款3万元支持下,租用耕地,试种茭白,通过不断摸索,种植比较成功。只是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

如今,种植茭白、到家庭农场打工已经成为村民们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将在全村推广‘茭白+小龙虾’高效模式,加强本村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同时抓好村容村貌整治,让排湾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张永梅说。

驻村工作队2017年开始试验种植林下黑木耳,2018年全面推广种植,探索出了一条通过种植黑木耳让村民脱贫致富的精准扶贫道路。认准了种植黑木耳脱贫致富路的努尔,一有空就往黑木耳种植合作社跑。

技术革新,绘就发展蓝图
排湾村村民通过种植茭白,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品牌打造,拓宽销售渠道 勤劳致富,助力脱贫攻坚 特色农业,拓宽增收途径 展望未来,共筑美好家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