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辽宁成功养殖多宝鱼新品种,填补国内养殖空白

水产养殖业再突破:多宝鱼新品种“丹法鲆”引领潮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继“黄海1号”和“黄海2号”中国对虾之后,再创辉煌,成功培育出我国多宝鱼鱼类的第一个新品种——丹法鲆。这一突破性成果,经农业部认可,现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辽宁成功养殖多宝鱼新品种,填补国内养殖空白

丹法鲆,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却承载着水产养殖业者的创新与希望。记者了解到,丹法鲆作为我国多宝鱼鱼类人工培育的第一个新品种,通过遗传改良,选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使得养殖时间比普通多宝鱼缩短了5—6个月,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项目 普通多宝鱼 丹法鲆
养殖周期 13-18个月 8-13个月
饵料转化率 1:1.5 1:1.2
抗病性 较低 较高

本市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是我市设施渔业养殖的主导品种,兴城现代渔业园区作为2002年辽宁省批准建设的唯一一个现代渔业园区,经过十年的建设,目前园区已有养殖户444户,养殖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年产多宝鱼2.5万吨,产值15亿元,产量占全国的58%,“兴城多宝鱼”品牌已经享誉全国。

据当地渔业办相关负责人金明介绍,仅拿通用水产育苗基地仅他们一家,就能供应多宝鱼苗北到辽宁,南到连云港的沿海区域,虽然这里不养殖成鱼,但...

技术创新,缩短养殖周期

葫芦岛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近日在兴城市龙祥源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的大菱鲆新品种“丹法鲆”养殖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品种相较于普通大菱鲆,养殖周期缩短5-6个月,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葫芦岛市作为我国设施渔业养殖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努力提高养殖效益。

辽宁成功养殖多宝鱼新品种,填补国内养殖空白
规模养殖,助力产业升级 展望未来,引领行业新潮流

因为多宝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养殖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丹法鲆的诞生,为我国多宝鱼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葫芦岛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丹法鲆等新品种,推动多宝鱼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引领行业新潮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