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加工制作,需严格遵循流程
作者:农科精灵•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2
白果,又名鸭脚子、灵眼等,是银杏的种仁。张老师指出,发酵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危害物相关基因的筛选、危害物产生菌的快速检测以及危害物的预警和发酵过程控制。
白果主要分为药用和食用两种,药用白果略带涩味,食用白果口感清爽。白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无碳多糖、胆固醇等成分,食用白果养生延年。
白果加工的目的目的在于建立白果生产工艺规程,用以规范白果饮片生产操作,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标准要求。
步骤 | 操作 |
---|---|
分选 | 果肉整粒、色黄白、无脱皮、裂肉、斑点、虫蛀、僵硬等。按大小粒分两级。 |
烘干 | 白果置于70~75℃烘房中烘15~19小时,烘后白果内衣膜与果肉易剥离,含水分为35%~38%。 |
剥壳 | 调节辊筒间距轧壳,要求壳碎、肉不碎,手工剥外壳并剔除霉烂、虫蛀果。 |
去皮 | 直接蒸气冲去衣膜。将衣膜未脱除的果选出重新冲衣,并剔除破碎果肉。 |
盐水预煮 | 去衣后的果肉于2%盐水中煮沸8分钟,清水淘洗,去衣及碎肉。 |
配汤 | 0.05%的柠檬酸溶液。 |
预煮 | 沸水煮约8分钟,预煮后及时摊开晾干,使壳变脆。 |
装罐 | 净重397克,白果肉165克,汤汁加满。 |
排气、密封 | |
杀菌、冷却 | 杀菌公式为分钟/115℃。 |
关于白果加工制作,需严格遵循流程,确保食品安全。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白果加工:食品安全,案例先行。
白果加工主要包括分选、烘干、剥壳、去皮、盐水预煮、配汤、预煮、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环节。
以分选为例,要求果肉整粒、色黄白、无脱皮、裂肉、斑点、虫蛀、僵硬等,按大小粒分两级。烘干过程中,白果需置于70~75℃烘房中烘15~19小时,烘后含水分为35%~38%。剥壳时,调节辊筒间距轧壳,要求壳碎、肉不碎,手工剥外壳并剔除霉烂、虫蛀果。
1. 严格筛选原料:选用颗粒饱满、无损坏的白果作为原料,确保产品品质。
2. 精细化操作: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白果的营养成分不受破坏。
因为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白果加工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白果加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绿色环保:采用绿色、环保的加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创新研发: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多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产品。
3. 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白果加工产品的知名度。
白果加工行业需不断创新、提升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