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瘟防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团队在“我国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猪瘟防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生猪产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我国生猪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42%,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猪瘟防控显得尤为重要。金梅林团队通过发掘新型分子诊断标识,成功解决了抗原提取纯化、分子偶联标记等工艺难题,研发出23种诊断试剂盒,其中2种诊断制剂获商业化准入,为猪瘟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猪瘟防控,任重道远,技术与管理需有机结合猪瘟防控工作任重道远,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要充分发挥OIE猪瘟参考实验室的作用,在中国疫病防控、乃至区域、世界的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从猪瘟净化和扑灭的角度,认真努力做到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有机结合,推动猪瘟防控水平不断提升,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猪瘟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猪瘟防控和净化工作进展,探讨控制和扑灭猪瘟的关键技术和策略,交流猪瘟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猪瘟防控技术水平,也为全球猪瘟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项目名称 | 成果简介 |
---|---|
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 | 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开发,被评为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之一。 |
猪瘟诊断试剂盒 | 金梅林团队研发的23种诊断试剂盒,其中2种诊断制剂获商业化准入。 |
探讨完我国猪瘟防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效保障了生猪产业安全。的核心问题,接下来关注猪瘟防控技术助力生猪产业安全,案例丰富,前景广阔。。
技术创新,攻克猪病难题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规模养殖,稳定生猪生产。2019年,政府先后出台猪瘟防疫、稳定生猪生产供应等政策,积极引导规模养殖,2020年猪肉市场供应及价格有望企稳。这些举措,为我国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防控,助力产业升级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为有效防控疫情,我国各地纷纷采取区域化防控措施。例如,辽宁沈阳等地通过加强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监管,保障区域内生猪产销平衡,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这些举措,为我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展望,共创美好明天面对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我国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防控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动物疫病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生猪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