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养殖疖疮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作者:茶农闲客•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7
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产业中,梭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其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只是,梭鱼养殖疖疮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对梭鱼养殖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梭鱼疖疮病的各个方面。
梭鱼疖疮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鱼体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出现脓疮。病鱼手摸有浮肿感,脓疮周围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炎、充血,内部充满大量脓汁、血液和病菌。严重时,背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裂开,甚至肠道也充血发炎。
梭鱼疖疮病的病原是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这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为 μm× μm。它主要侵入鱼体皮肤及肌肉组织,引起炎症和脓疮。
方法 | 具体操作 |
---|---|
生石灰清塘 |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菌。 |
操作谨慎 | 在捕捞、运输或放养时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
漂白粉消毒 | 发病季节,食场周围用漂白粉挂篓或泼洒。 |
药物防治 | 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或2~4克五倍子全池泼洒,配合喂服磺胺嘧啶,每10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5~10克药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
加强鱼种质量监控,确保鱼种健康。
改善养殖环境,保持水质清洁。
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喂。
定期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
在治疗方面,该养殖户采用内服与外用药物相结合的方式。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克漂白粉或2-4克五倍子全池泼洒,配合喂服磺胺嘧啶。每10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5-10克药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鱼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得到减轻。
在梭鱼养殖过程中,预防疖疮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