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喜肥,需肥量大
芹菜,这位蔬菜界的“营养冠军”,不仅口感清新,营养丰富,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只是,想要种出高品质的芹菜,肥料的使用至关重要。那么,芹菜究竟需肥有何特点?如何科学施肥才能提升产量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芹菜在整个生育期中,对养分的吸收量与生物量的增加是一致的,各养分的吸收动态基本一致,呈“S”形曲线。秋播芹菜营养生长盛期也是养分吸收量的高峰期,即播种后68~100天,此期对氮、磷、钾、钙、镁五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4%以上,其中钙和钾高达98.1%和90.7%。氮、磷、钾、钙、镁的比例大致为9.1:1.3:5.0:7.0:1.0。一般生产1000千克芹菜,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2.0千克、0.93千克、3.88千克。
养分元素 | 吸收量比例 | 吸收量 |
---|---|---|
氮 | 84% | 2.0 |
磷 | 1.3% | 0.93 |
钾 | 5.0% | 3.88 |
芹菜是需肥量大的蔬菜品种之一。在芹菜的营养生长阶段,以苗期和生长后期需肥较多,对各种养分的具体需求特点是:氮肥始终占重要地位,磷肥在初期需量较大,钾肥在后期需量较大。育苗施肥根据肥料质量,每平方米苗床1次底施腐熟有机肥5-15千克,或施捣碎过筛的粪干类优质有机肥5-8千克,也可混施少量的氮、磷化肥。
然后播种进行育苗,当芹菜幼苗出土一个月左右后,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芹菜幼苗的生长适当追施氮肥,增强幼苗的生长能力,注意用量,不可过多,防止肥料过多导致芹菜产生肥害。
芹菜种植技术,芹菜生长期短,种植密度大,单株营养面积小,总产量高,因此对芹菜施肥更为重要。
芹菜生长周期大致可分为苗期和旺盛生长期两个阶段。芹菜生长喜欢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其种子小、出苗慢、苗期长,吸收能力弱,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高。
芹菜主根发达,主根受伤后,迅速长出较多侧根,故宜育苗移栽。大部分根群分布在20厘米深的土层中,属浅根系蔬菜。适宜在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上栽培,土壤适宜pH为6~7.5,含盐量小于0.3%。
芹菜又名香芹、水芹、旱芹等,是我们饭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芹菜的需肥规律,芹菜的施肥技术。
由芹菜喜肥,需肥量大,生长周期需分阶段补充肥料。引出的思考,延展至芹菜施肥:精准施策,助力高效生长。
在山东某地的芹菜种植户张师傅,通过精准施肥,实现了芹菜的高产。张师傅在苗期使用了腐熟的鸡粪作为底肥,并在幼苗出土后追施了复合肥,氮、磷、钾比例适中。在生长后期,他根据芹菜对钙、钾的需求,增加了钙镁肥的施用量。最终,张师傅的芹菜产量比周边农户高出20%,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施肥将成为芹菜种植的重要趋势。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农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芹菜的需肥动态,实现按需施肥,降低肥料浪费,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未来,智能施肥系统有望在芹菜种植中发挥更大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