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鲈鱼鱼种培育:探讨鲈鱼从孵化到成鱼阶段的技术与养殖方法

鲈鱼,作为一种优质的淡水养殖鱼类,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掌握鲈鱼鱼种培育的技术与养殖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孵化到成鱼阶段,为您详细解析鲈鱼养殖的奥秘。

鲈鱼鱼种培育:探讨鲈鱼从孵化到成鱼阶段的技术与养殖方法
孵化阶段

鲈鱼孵化时间较长,约需25天左右。孵化前期和孵化后期是两个重要阶段。孵化池建温棚内或室内,孵化水温保持在20℃-24℃为宜。除了温棚保温之外,孵化场还会采用加热水、加热棒和保温灯等方法来控制水温。

为了提高鲈鱼苗的成活率、方便驯化投喂,鲈鱼苗最好经过中间培育的阶段。在池塘进水前,可先在池塘的一边以14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和竹木杆围成2—3个100平方米到1亩左右的小池塘,以方便投苗后的中间培育阶段的驯化、过筛分级培育等操作。

待池中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即可将体长2~3cm的夏花放养入池。下塘2d后,可投4月中旬喂水蚯蚓、鱼浆或颗粒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4次,投喂量约为鱼体总重的6%~8%。

鲈鱼鱼种培育池可采用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667~2667平方米,水深1.2~1.5m,水源清新,注排水方便。放养前10d,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施基肥,透明度控制在25~50cm。

案例分析

在雄安新区雄县,通过配套保温大棚微流水进行培育优质苗种的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一案例表明,在北方地区,采用保温大棚微流水技术进行鲈鱼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阶段 技术要点
孵化阶段 控制水温,保证受精卵正常发育
中间培育阶段 淘汰病弱苗,育成大规格鱼种
分池养殖阶段 调整水质,合理投喂
成鱼养殖阶段 选择合适池塘,加强管理

在雄安新区雄县,一位养殖户通过创新应用鲈鱼养殖技术,实现了苗种培育的突破。

鲈鱼鱼种培育:探讨鲈鱼从孵化到成鱼阶段的技术与养殖方法

养殖户 利用配套保温大棚和微流水技术,为鲈鱼苗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培育过程中,他注重以下几点:

池塘进水前,利用聚乙烯网片和竹木杆围成小池塘,便于后续操作。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注意换水频率和用量。

经过中间培育阶段,淘汰体弱病苗,培育出大小均匀、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在成鱼养殖阶段,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选择适合的池塘,保持水深1.2~1.5m,水源清新,注排水方便。

放养前10天,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施基肥,控制透明度在25~50cm。

坚持每日巡塘,观察和记录天气、水质、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做好消毒等鱼病防治工作。

三、饲料投喂

待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将夏花放养入池。

下塘2天后,开始投喂水蚯蚓、鱼浆或颗粒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4次。

投喂量约为鱼体总重的6%~8%。

四、经济效益

鲈鱼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增加。

苗种培育技术成功,成活率提高。

成鱼养殖期间,鱼种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