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虹鳟鱼养殖技术取得新进展,探索可持续渔业发展
虹鳟鱼,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冷水鱼类,近年来在天水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为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虹鳟鱼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养殖品种。
据最新报道,天水市秦州区畜牧兽医局在巩固原有渔业养殖水面的基础上,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冷水资源,引导养殖户发展以虹鳟鱼为主的冷水鱼类养殖,并推广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
虹鳟鱼养殖技术解析虹鳟鱼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沿岸,自1874年首次被引至美国东海岸饲养以来,现已遍布世界五大洲。在活鱼销售方面,虹鳟鱼主要销往福州等地,并在三明及有关县进行促销,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研究表明,雄性虹鳟鱼的性成熟较早,这可能会对其生长造成阻碍。只是,通过在稚鱼期进行性转变,可以将虹鳟鱼全部雌性化,然后放入12℃的水体中生长14个月,结果其生长迅速,体重可达500g以上。这一技术突破为虹鳟鱼养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1872年,生物学家将野生虹鳟鱼的发眼卵从太平洋西岸移往内陆进行养殖试验,发现虹鳟鱼的发眼卵便于运输,其稚鱼开口便食人工饵料,非常适合家化养殖。
尽管虹鳟鱼只适合在纯净清凉的淡水中生存,对水质要求较为严格,养殖技术也相对难掌握,但天水市虹鳟鱼养殖业的发展却较为迅速。这主要得益于秦州区畜牧局渔业站的帮助,太京镇的虹鳟鱼养殖场成为了天水市发展最快的养殖场之一。
目前,工厂化循环水虹鳟繁育关技术已取得突破,从7月份开始,进行全雌二倍体虹鳟鱼种及伪雄鱼诱导培育试验,经过150天精心培育,平均规格达到33.3克/尾,平均养殖...
可持续发展策略而言,《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入分析,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前瞻性的视角,旨在促进中国虹鳟鱼养殖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实施渔业补贴政策,对养殖户进行直接补贴,降低养殖成本;推广先进养殖技术,通过技术培训、研发推广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案例分享合作社名称 | 养殖品种 | 养殖面积 | 产量 | 时间节点 |
---|---|---|---|---|
秦州区金海湾虹鳟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金鳟和虹鳟 | 100亩 | 每年约10万尾 | 2013年至今 |
秦州区金海湾虹鳟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养殖金鳟和虹鳟两种冷水鱼为主,是集养殖和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综合养殖场。该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养殖金鳟和虹鳟鱼苗六万尾,为当地冷水资源丰富的乡镇发展优质、高效渔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