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山西9月上旬,玉米和高粱普遍进入乳熟期

据省气象台预报:预计9月中旬,山西省大部分地区旬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旬降水量北部略偏少,中南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旬初,该省以多云天气为主,北部局部和中南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天气;13~14日,大部分地区有小雨,中南部部分地区中雨,局部有大~暴雨;16~17日,北部局部和中南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旬末到下旬初,该省还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雨、降温天气过程,冷空气前锋过后,高寒地区有可能出现初霜冻。旬降水量5~35毫米;极端最低温度预报:高寒地区0~2℃,北部3~5℃,中部6~8℃,南部10~12℃。

山西9月上旬,玉米和高粱普遍进入乳熟期
玉米进入乳熟期后的管理重点

玉米进入乳熟期后,管理的重点就是保护好叶片。玉米进入乳熟期后,由于降雨频繁,田间通风透光差,为各种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防治最困难的病害就是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锈病。

高粱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 病原体 防治方法
黑穗病 Ustilago maydis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真菌性叶斑病 Pyricularia sorghii 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
细菌性叶斑病 Pseudomonas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病毒病 多种病毒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全生育期可分为播种、出苗、拔节、大喇叭口期、抽雄、孕穗、成熟6个时期,其中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和孕穗期病虫害较多,是玉米栽培管理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时期。

管理措施

对于大小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在玉米乳熟期,可用99%磷酸二氢钾200克+尿素100克+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对水10公斤均匀喷雾,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雾防治,可有效预防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和蔓延,补充叶面营养,延长灌浆时间。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

气温:全省旬平均气温介于9.2℃~22.8℃之间。其中,北部介于9.2℃~17.6℃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灵丘、朔城区、右玉、河曲、偏关持平,其余县偏低1~3℃;中部介于13.2℃~17.8℃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均偏低1~3℃;南部介于15.9℃~22.8℃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永济、平陆偏高1℃外,其余县持平或偏低1~3%。旬极端最低气温介于1.4℃~15.7℃之间,出现日期大部分县在1日或9日,个别县在8日。

山西9月上旬,玉米和高粱普遍进入乳熟期,需关注病虫害防治。已经解释清楚,现玉米和高粱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玉米病害的挑战与对策

在镇沅县勐大镇,玉米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其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收入。由于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病虫害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其中,黑穗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是高粱的主要病害,而细菌性叶斑病和病毒病则是常见的病害类型。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害,当地农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山西9月上旬,玉米和高粱普遍进入乳熟期

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和孕穗期,病虫害较为多发,因此这些时期是防治的关键。例如,在玉米乳熟期,农民们会使用99%磷酸二氢钾200克、尿素100克和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以预防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和蔓延,同时补充叶面营养,延长灌浆时间。

玉米茎基腐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大威胁,它会导致整株叶片出现青灰色干枯,根部和茎基部呈现水渍状腐烂,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早枯。为了应对这一病害,农民们采取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在病害识别方面,农民们会密切关注玉米植株的变化,一旦发现叶片出现异常颜色或根部腐烂的迹象,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方面,除了使用化学药剂外,还会加强田间管理,如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

未来展望与持续改进

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持续改进防治策略是必要的。未来,当地农民可能会采用更加环保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综合防治与环保意识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结合环保意识,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这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