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台湾高雄鱿鱼大丰收,引发市场供应过剩

高雄市海洋局统计,去年鱿鱼捕捞量20万吨,今年截至六月初已超过22万吨,估计今年带回高雄的鱿鱼应会超过24万吨。往年12月、1月出海,6、7月就回前镇渔港,但今年到现在还有半数渔船未到港。

台湾高雄鱿鱼大丰收,引发市场供应过剩

吴姓船长说,有些同业在海上作业时,先把渔货卖给搬运船2到3次,最后一趟返航时才自行带回渔获。由于今年鱿鱼产量大爆发,每艘船都满载,塞到完全没空隙。但渔货太多也伤脑筋,售价从去年每公斤33元跌到27元。

台湾区远洋鱿鱼船鱼类输出公会常务监事施教民表示,往年远洋鱿钓船都回前镇渔港卸货,交贸易公司出货到大陆,但今年鱿鱼量太多,冷冻库不够用,贸易商请渔船直接绕道大陆卸货,以免降低鲜度,销售地点包括大陆山东、浙江、舟山群岛等。

他指出,虽然渔船转到大陆卸货需耗时近两周,拉长航程增加油耗近百万元,但扣除成本后还是赚,造成半数渔船回不了前镇渔港。吴姓船长表示,大陆远洋渔业还在发展中,台湾远洋渔业较成熟,且大陆内需市场大,台湾成了大陆进口远洋渔货管道之一。

年份 鱿鱼捕捞量
2014年 20
2015年 超过22
预计2015年 超过24

高雄前镇渔港的远洋鱿钓船今夏大丰收,80多艘船带回爆量鱿鱼,但岸上的冷冻设备装不下,返航渔船纷纷转往大陆卸货,造成前镇渔港罕见空荡荡的景象。

台湾高雄鱿鱼大丰收,引发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的部分结束,现在开始高雄鱿鱼潮涌,市场供需失衡,探析价格波动应对策略。

鱿鱼捕捞量激增,市场供需失衡
台湾高雄鱿鱼大丰收,引发市场供应过剩
渔民面临困境,寻找应对策略

面对鱿鱼价格暴跌,渔民们陷入了困境。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他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有的渔民选择降低售价,但仍然难以吸引买家;有的渔民则尝试将鱿鱼加工成干货,以延长其保质期,但加工成本又成了新的问题。

案例:高雄渔民巧用电商拓展市场

在众多应对策略中,一位名叫陈先生的渔民,通过电商平台成功打开了销路。他利用自己的渔船,将新鲜捕捞的鱿鱼直接运送到电商平台,消费者下单后,他再进行配送。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鱿鱼的新鲜度,还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的价格。

陈先生表示,自从尝试了电商销售后,他的鱿鱼销量有了显著提升。如今,他的电商平台已经吸引了数百名客户,每月销售额达到数十万元。

面对鱿鱼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渔民们需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拓展市场渠道。除了电商平台,他们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与餐饮企业合作,将鱿鱼作为食材供应

开发鱿鱼深加工产品,如鱿鱼干、鱿鱼丝等

参与渔业展会,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这些方法,渔民们可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从而在鱿鱼市场波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雄鱿鱼市场的供需失衡,为渔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是,通过创新思维和多元化发展,他们找到了应对策略,成功打开了销路。未来,因为市场的不断拓展,相信高雄鱿鱼的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