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鳃霉病是一种由鳃霉引起的鱼类疾病
此病主要危害草、青、鲢、鳙、鲤、鲮等多种养殖鱼类的幼鱼,以苗种阶段为甚,1~3龄鱼亦受其害。以两广最为流行,长江中、下游流行亦较严重。流行期为每年5~10月份,但以5~7月份最为严重,水质污浊的鱼池常呈暴发性流行,数天内可使大批鱼死亡。
血鳃霉。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9.6微米。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鱼病。另一种寄生于青、鳙、鲮鱼鳃上,它的菌丝常弯曲成网状,较细而壁厚,分枝特别多,分枝沿着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当鱼类处于患病状态或者受到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时,鱼类正常的色素代谢及调控机制出现障碍,在显微镜下见到鳃丝上有大量的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鳃丝基部,有时肉...
鳃霉病是鱼类常见鳃病类型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极大损失,已引起广大养殖户和鱼病防治工....我国鱼类鳃上寄生的鳃霉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枝延生生长,菌丝较粗直而少分枝,通常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而不进入血管和软骨;另一种则有较多分枝,菌丝较细,常弯曲成网状,可沿鳃丝血管或穿入....
呈现花鳃,严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该疾病会影响鱼鳃丝的正常功能,当水质恶化、天气突变引起水中氧气降低时,鱼易浮头。初期无明显病变,当附于鳃的孢子发育成菌丝,菌丝向内不断伸展,一再分支后,沿着鳃丝血管分枝或传入软骨、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
值得注意的是,鳃霉病对宿主并无选择性,多种鱼类如青草鲢鳙鲤、鲮鱼、鳜鱼、黄颡鱼、银鲴等均易受其感染。在疾病初期,患病鱼会游至水面呼吸,独游于塘边,食欲逐渐减退。
预防措施合理密养与立体混养相结合,优化养殖环境。
用显微镜检查鳃丝,当发现鳃上有大量鳃霉寄生时,即可作出诊断。
芭蕉、乐果合剂。芭蕉心5千克,食盐1.5~2千克,乐果50克,将芭蕉心切碎与食盐、乐果搅拌均匀制成药饲,每100千克鱼重投喂5千克。
每亩,水深1米,可用食盐2.5千克溶解后全池泼洒。
池鱼鳃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由真菌感染引起。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详细且可行的治疗方案,以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病情评估在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之前,我们 需要对池鱼鳃霉病的病情进行评估。
清除池中过多的淤泥,并用浓度为450×0.000001的生石灰溶液消毒;或用浓度为40×0.000001的漂白粉消毒。
发现病情,迅速加注新水,并用石灰乳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00001浓度,以调整水质,控制病情。
很多人肉眼见到养殖鱼类鳃丝溃烂或其它异常时,显微镜镜检鳃丝看到黑色素细胞经常误认为是鳃霉菌丝,而错误地诊断为鳃霉病。该疾病会影响鱼鳃...
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从鲶鱼鳃霉病是一种由鳃霉引起的鱼类疾病,严重威胁鲶鱼养殖。延伸出来,我们谈谈鲶鱼鳃霉病:养殖难题与解决方案。
针对鲶鱼鳃霉病的防治,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某养殖户在去年夏季遭遇了鲶鱼鳃霉病的困扰。起初,他并未重视,直到鱼群出现大量死亡,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后,他的鲶鱼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鲶鱼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鱼群死亡率逐渐降低。
四、未来展望因为鲶鱼养殖业的发展,鲶鱼鳃霉病的防治问题将愈发突出。我们期待更多养殖户能够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病害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鲶鱼鳃霉病研究的投入,为我国鲶鱼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