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葡萄园尝试套种竹荪,喜获丰收
葡萄生长期从3月到9月,每年采摘结束后要放大半年的“长假”。去年年底,邱木春瞄准这一时间空档,在福安市食用菌办的支持下,引进种植竹荪菌种,并在5亩葡萄园里进行了套种。邱木春说,竹荪套种之后,不仅不会影响葡萄的生长,栽培后的废料及大量的菌蛋外衣还田,又给葡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你看,套种竹荪的葡萄长势特别好,现在都在长二次果和三次果,预计今年产量可以增加20%。”邱木春高兴地说。
福安葡萄园套种竹荪喜获丰收,作者:jess,文章来源:更新时间:2015/11/30 10:48:21。7月9日,在福安城阳镇洋面村大棚葡萄园里,种植户邱木春的葡萄架下,一丛丛被誉为“菌中皇后”的竹荪长势喜人。眼下葡萄还未成熟,夫妇俩正忙着利用空闲时间采收新鲜的竹荪。据了解,在葡萄树下套种食用菌竹荪,是福安近几年仿生态立体栽培的新模式。
而葡萄架下,一丛丛竹荪有的呈灰黑的“蛋”状,有的正探出粉红色的蛋形菌托,菌柄顶端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极具观赏价值。福安市食用菌办农艺师王钦良介绍,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葡萄园套种竹荪是福安市首创的仿生态立体栽培技术,今年作为该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正处于推广扩试阶段,预计每亩能增加收入5000元。福安有5万亩葡萄园,一旦推广,可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葡萄产量、质量双赢的目的,经济效益可观。
项目 | 数据 |
---|---|
竹荪套种面积 | 5亩 |
预计产量增加 | 20% |
预计收入增加 | 5000元/亩 |
带动农户数量 | 44户 |
带动人口数量 | 141人 |
在位于松罗乡岭头村的福安市高山种养专业合作社葡萄园里,充分利用葡萄架下的空隙,套种白芦笋。近年来,福安市松罗乡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生态乡镇”目标,创新探索“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1+N”模式,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中——。该合作社负责人肖戎说:“选择白芦笋是因为和绿叶蔬菜相比,芦笋需要的阳光不多,套种在葡萄园下恰到好处,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整个合作社推广应用。”
为了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兰花坡村积极引进林下种植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为红托竹荪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爽爽贵阳 数谷贵安6月21...
套种竹荪是福建武平县首创的一个创新项目。葡萄菌菇在灵川县众联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内,一串串果型好看、果粒饱满的“阳光”...
近日,梅列区徐碧街道后洋村郁郁葱葱的毛竹林下,随处可见白色网状裙子般的漂亮菌体和许多未成熟的圆形菌蛋,它就是被人们称为“真菌皇后”的竹荪,廖源村村民周胜招天天亮家庭农场租用后洋村毛竹林套种的50亩竹荪喜获...
天天亮家庭农场今年春季在竹林下套种竹荪,7月下旬开始陆续采收,日产鲜竹荪从刚开始零星几斤到现在日采收25公斤,预计亩产量可达50公斤干竹荪,亩产值可达...
福安市葡萄园尝试套种竹荪,喜获丰收,探索新型农业模式。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福安葡萄园套种竹荪,创新农业模式成功。。
福安葡萄园巧套种竹荪,开辟增收新路径
在福建福安市,一场农业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农民邱木春,巧妙地将葡萄园与竹荪种植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为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除了竹荪套种,福安市还积极探索其他多元化种植模式。如在松罗乡岭头村的葡萄园里,合作社负责人肖戎选择了与绿叶蔬菜相比阳光需求较少的白芦笋进行套种,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福安市葡萄园套种竹荪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多元化的种植方式,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