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双球菌病是一种鹌鹑常见传染病
防治方法 | 注意事项 |
---|---|
链霉素2克溶于水,拌料25千克 | 间隔5天,在用上法连服7天,可治愈 |
0.05%的痢菌净饮水 | 均连用7天 |
保持鹑舍环境卫生 | 对鹑舍及饮用具经常清洗消毒 |
鹌鹑双球菌病是由革兰染色阳性的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和歪头斜颈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
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闭眼昏睡
呼吸困难,羽毛蓬乱无光,采食减少,甚至绝食
多数病鹌鹑歪向一侧,不断倒地
腹泻严重,排黑色黏性或白色稀便
有的关节肿大,腹部肿胀发紫
产蛋小或产软蛋、白皮蛋、棕色蛋,产蛋率显著下降
防治方法1.药物治疗:使用链霉素和痢菌净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2.环境消毒:保持鹑舍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密度,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增强鹌鹑的抗病能力。
4.隔离病鹌鹑:将病鹌鹑隔离饲养,防止病原扩散。
护理措施1.提供充足的饮水:确保鹌鹑有充足的饮水,有助于病情恢复。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鹌鹑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鹌鹑双球菌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鹌鹑养殖效益。
从鹌鹑双球菌病是一种鹌鹑常见传染病,由巴氏杆菌引起。出发,我们现在转向鹌鹑巴氏杆菌病:防控策略与未来展望。
一、鹌鹑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与传播途径鹌鹑巴氏杆菌病,亦称鹌鹑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伤口侵入鹌鹑体。在鹌鹑中传播迅速,尤其在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养殖环境中更为严重。
患病鹌鹑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加快,腹泻,粪便呈绿色或黄色。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肿大、脾脏出血、肠道充血等。严重病例可出现死亡。
2.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某养殖场饲养了5000只鹌鹑,由于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导致鹌鹑巴氏杆菌病爆发。经过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等措施,病鹌鹑数量逐渐减少,最终控制了疫情。
因为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鹌鹑巴氏杆菌病的防控将更加重要。未来,应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疫苗保护效果;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推广综合防控措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