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夫妻回乡养绵羊,探索致富新路径

为100多只羊准备吃的,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平时绵羊要喂食豆腐渣或干草,100多只绵羊一天要吃300多斤豆腐渣,刘波涛隔三差五就得去购买豆腐渣。

夫妻回乡养绵羊,探索致富新路径

索红燕希望明年绵羊价格能恢复到10元以上,届时夫妻俩会将养殖规模扩大至300到500只。“院子内所有的空地都修建成羊圈,一年到头在家喂羊,坐等小羊羔的出生,待其重量稍微增长便将其卖掉,赚来的钱再扩大养殖,如此往复,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刘波涛憧憬着未来。

这其中,是什么让这对夫妇占领了市场,又是怎样带动农户致富,足足让人寻味。同时,严格依照黑山羊生产地方标准,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黑山羊饲养管理措施。

养羊不单靠体力,也是智力活儿

近年来,不少村民为了家不再“空巢”,放弃打工,回乡创业,曲堤镇刘家村的刘波涛就是其中一员。去年回乡后盖起1800平米的院子,养殖100余只绵羊,并在养殖中寻找成本低的方式。夫妻俩计划明年将养殖规模扩大至300到500只。

80头人工养殖林麝为村民带来致富新路径

如今正值牧草茂盛之际,合作社的大部分绵羊都由放牧人员在不远处的雪山上散养着。

随后夫妻俩花费十余万元在村附近一空地上建起长60米、宽30米的院子,内有一间住房,剩余空间都盖成羊圈。羊圈盖好没多久,100余只绵羊就入住新家了,它们花了刘波涛十余万元。考虑到院子靠近公路生怕有偷羊者入侵,又在羊圈和住房的每个角落安装了摄像头。

“我们去年开始养羊,目前为止成年羊生了不少羊羔,我们也卖了四五回了。”索红燕说,一般而言,成年绵羊每6个月生育一次,频率相对较高。待羊羔长到60余斤时,再将它卖给饭店。

创业一年不赔钱就好,打算明年扩大规模

“靠养羊致富是件长期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受市场影响非常大。今年价格不高,才9块钱一斤,一只羊羔仅卖500多块钱,除去成本基本不赚钱。”刘波涛说,往年每斤价格能达到13.5元,一只羊羔除去成本能净赚300元。

养羊可不单是件耗费体力的活儿,也需要智慧。如何减少成本,就要动动脑子。刘波涛会趁农民收割大蒜以及玉米之际回收一些干草。

为了家不再“空巢”,夫妇回乡养羊

‘以羊还羊’基本上是让参与的农户实现零风险养殖,连买羊的钱都不用出。吴贤志介绍,一般一只母羊只能产一只小羊羔,但金堂黑山羊一胎能生两...

绵羊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养殖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曲堤镇刘家村,不用指路,只要循着那绵羊“咩咩”的叫声以及狗吠声,就能找到刘波涛家。100余只绵羊,是这位回乡创业者的“第一桶金”。

起初,两口子想大棚种植黄瓜,虽收益快,可打理起来很费劲。几经考虑,刘波涛夫妇决定养殖绵羊。

登录注册邻水85后夫妻回乡创业 养羊开启致富门 快快快,收拾好东西准备消毒了……

3月7日下午,邻水县王家镇双龙养殖场的场长屈润一家,吃过午饭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养殖场,有的负责调配消毒药水,有的检查羊是否有异样,现场忙而有序。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病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也加快了繁殖进程。防疫工作不可马虎。虽然屈润一家养羊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不少经验。为羊子消毒后,屈润展露笑颜,在他亲手建造的养殖场里,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之路。

从城市到农村他们返乡创业 1986年出生的重庆小伙儿屈润,18岁便在当地开始从事机械行业工作,这一干就是七年多。

还将邀当地村民一起成立养殖合作社,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走上致富路。

编辑:田秋华 来源:广安在线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官方账号 关注 TA的热门...

喂养绵羊除了食物购买麻烦,卫生保持也很费劲。“我们夫妻俩每天都得打扫羊圈,用小推车将羊粪倾倒至院外,每天得推四五车,生怕绵羊因卫生差出现各种疾病。”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夫妻俩还要给这些绵羊注射各种疫苗。

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水井堡组农民党员徐卉森,与妻子罗玉琴在广东打工积攒资金后,回乡领办了森琴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存栏山羊700多头,8家养羊大户加入森琴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抱团发展。

通过无偿放养母羊给贫困户,按市场价回收子羊的办法发展产业,58户贫困户每年增收8000-10000元。合作社流转荒山1400亩,打造“围山养羊”基地,建标准化羊舍,解决了山羊放养难的问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陈昌霖 编辑孟锦群 编审郑德忠

我们村的林地资源丰富,还有很多荒山草场,很适合搞养殖业,所以我们夫妻俩决定回乡养羊。

近年来,台江县南宫镇交宫村欧光辉、欧春英夫妇返乡创业发展养羊,规模越做越大,前年买了车,今年12月中旬在县城开了家羊肉粉店,日子越来越红火。

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带动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奔小康在当地被传为佳话。12月27日,记者驱车行驶半多小时后,然后爬上一匹陡坡,终于来到他的养羊基地。

小伙返乡创业养绵羊,这么年轻,能坚守不容易,未来可期! “在外赚钱也不是很多,不如回家搞点产业。”刘波涛今年33岁,他与妻子索红燕以前在天津打工,在外赚钱不易,再加上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两口子一合计,决定回家自己创业。

从夫妻回乡养绵羊,探索致富新路径。出发,我们现在转向回乡养羊,致富新途案例多。

农家妇女的养殖梦:月入上万,转型新机遇

在宁静的乡村,有一位名叫刘波的农家妇女,她以养殖绵羊为生,一个月收入高达上万,成为当地致富的新标杆。刘波涛的养殖场位于曲堤镇刘家村,占地面积1800平米,里面饲养着100多只绵羊。她和丈夫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市场运作,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养殖的华丽转变。

夫妻回乡养绵羊,探索致富新路径

从豆腐渣到绿色饲料,科学养殖助力增收

刘波涛夫妇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科学管理,采用豆腐渣、干草等低成本饲料,一天需喂养300多斤豆腐渣,以保证绵羊营养均衡。此外,他们还利用农村丰富的玉米地资源,收割干草作为饲料,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绵羊健康。

从“散养”到“规模化”,市场前景广阔

刘波涛夫妇计划明年将养殖规模扩大至300到500只,并已开始修建羊圈。他们希望通过规模化的养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时,他们还计划通过建立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刘波涛夫妇还尝试将羊肉销售到周边地区,并开设了一家羊肉粉店,生意红火。他们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也为其他农村创业者树立了榜样。

刘波涛夫妇的养殖致富之路,展示了新时代农村妇女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农村创业者,像刘波涛夫妇一样,在乡村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致富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