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台湾自今年起要求申报鳗鱼放养量,以规范养殖行业

台湾地区自今年起,将实行鳗鱼放养量申报制度,旨在规范养殖行业,确保鳗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举措对于台湾鳗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自今年起要求申报鳗鱼放养量,以规范养殖行业
台湾鳗鱼产业现状

只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台湾鳗鱼资源面临严重危机。为了保护鳗鱼资源,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台湾地区决定实行鳗鱼放养量申报制度。

鳗鱼放养量申报制度

鳗鱼放养量申报制度要求养殖业者向渔业署申报鳗鱼放养量,渔业署将对申报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养殖量符合资源承载能力。

规范养殖行业,保护鳗鱼资源
措施 目的
申报鳗鱼放养量 确保养殖量符合资源承载能力
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 规范养殖行为,提高养殖效益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风险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享

养殖户姓名:张先生

养殖地点:台湾某县

养殖鳗鱼种类:日本鳗

放养量:50吨

放养时间:2019年

调整后养殖规模:40吨

调整后养殖效益:提高20%

台湾鳗鳅养殖:新起点的规范放养策略

在南方农业杂志的2017年11月第11卷第33期中,台湾鳗鳅的养殖被赋予了新的起点。这种鳗鳅以其独特的呼吸方式在低氧环境中生存,并具有易解决饲料问题、快速生长、市场规格要求低和较高养殖利润等优势。

台湾鳗鲡的养殖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70年代传入台湾地区,同时期中国大陆也开始引进日本苗。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80年代初步发展并开始出口。只是,近年来,由于外销市场丧失,鳗鱼养殖业发展面临挑战。

台湾自今年起要求申报鳗鱼放养量,以规范养殖行业

为了应对挑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鳗鱼分会呼吁加强对养鳗业的规范管理。涵江鳗鱼协会最近召开会员大会,传达省鳗协会议精神,重点抓好鳗鱼药等养殖管理。

为了确保鳗鱼放养量的合理,台湾地区决定以2014年捕获量打八折,台湾分配到的放养量为10吨。今年起,养殖业者必须向渔业署登记才能放养。

尽管近年鳗苗量大减九成,已被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但专家认为今年鳗苗量“回光返照”,可以捕捞、放养的量还是很多。如何有效抢救鳗鱼,还有待观察。

以台湾嘉义、东石、布袋一带的日本鳗鲡养殖为例,过去在收成冲水时,体色较佳,日本鳗商较为满意。只是,因为环境变化和人为捕捞,近年鳗苗量大量下滑。

养殖模式的多样性

鳗鱼养殖有土池和实验室养殖两种模式。土池是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排换水,对饲料要求较高;而实验室养殖成本极高。近年来,我国池塘鳗鲡养殖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的养鳗中心。

应对挑战,共创未来

面对鳗鱼养殖业的发展挑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加强规范管理,共同推动鳗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