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球西兰花种植技术,一种提高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的现代农业技术
花椰菜,别名菜花,是甘蓝的一种变种,以其肥嫩的花球而闻名。花球由短缩肥大的花轴、花枝和花蕾聚合而成,是养分的主要贮藏器官。菜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应性较弱,耐寒耐热能力不及结球甘蓝。其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等。
点击进入西兰花种植技术查看更多信息。采收前适当浇水,既可提高产量,又能提升商品品质。
环境要求与光照西兰花对光照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在生长过程中偏好充足的光照。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能形成强大的营养体,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四、及时除萌为确保双球发育,生长中期前的萌芽必须及时去除。苗床在定植前除萌1次,定植后15天和30天各除萌1次。
六、肥水管理在双球处理条件下,需比普通种植增加20%左右的施肥量,以保证良好生长发育。其他肥水管理同常规。
发展历程为了推进西兰花产业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西兰花的单产与品质,我国农业专家自2000年开始进行西兰花双球处理试验,每株可采收两个花球。
三、摘心方法为了不影响生长,摘心前3天施1次薄肥,每亩苗床施45%复合肥0.5千克。
八、应用前景双球种植在摘心和除萌环节上增加了一定的人工成本和施肥量,但可以节省一定的种子量。每亩生产大田总体成本增加约50元,却能增加经济效益600元以上,投入产出比达到1:12,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七、增产效果一般双球率可达90%以上,每亩增加保鲜花球700-900个,增长率约80%,同时花球颜色更佳,形状圆整,适合保鲜出口。
浇水与追肥结合浇水进行一次适量追肥,以便收获较大的侧枝花球,延长收获期,提高产量。
定植密度试验表明,在双球处理条件下,因为密度增加,单球重出现大幅下降趋势,花球直径也明显变小,花球厚度变薄。在2200株密度下,单球变得很小,基本上丧失了商品性。但对于采收大花球本试验条件下总产量增加不明显,经济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苗期4片真叶时摘心,留2片真叶,每株苗培育2个侧枝,移植后每株即可形成2个花球。摘心应在晴天进行,防止感染病害;根据苗体大小,摘心应分批进行。其他育苗管理技术同常规。
品种选择与播种已经在优秀、绿雄90等品种上取得成功。由于摘心会造成生长停顿,可能推迟采收期8-10天。因此,需要提前6天左右播种,才能同期采收。
病虫害防治近期,许多菜农朋友反映自己种植的西兰花出现空心现象。西兰花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质量降低。
科学施肥为了提高西兰花的产量,在西兰花的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施肥是比较重要的。根外施肥主要是追肥微量元素肥,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微量元素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西兰花的产量和品质。
在蔬菜种植领域,西兰花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双球西兰花的种植技术,则成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新典范。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双球西兰花的种植细节,为农民朋友们提供实践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