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莴苣种植,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播种育苗。选择晚熟品种。采用遮阳网地面覆盖降温保湿,出苗后即去掉覆盖物,苗齐后间苗一次,保持苗距3~4厘米,适当控制浇水,追施一次0.3%尿素液,培育壮苗。
温湿度管理是大棚冬莴笋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莴笋又名莴苣、莴苣笋,其地上茎质脆嫩,味鲜美,可炒食、凉拌、氽汤、腌制等,为消费者喜食蔬菜之一。病虫害大棚莴笋处于长时间的高湿状态下,易感霜霉病和菌核软腐病,除了加强棚内管理外,应结合微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
现在因为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大棚种植莴笋的话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可以进行的。并且要在适当喷洒百菌清等药剂,做好幼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年份 | 莴苣产量 | 病虫害发生率 |
---|---|---|
2019 | 2.5 | 15 |
2020 | 3.2 | 10 |
2021 | 3.5 | 8 |
大棚冬莴苣高产栽培技术莴苣作为舟山市的主要蔬菜品种,已经实现了周年栽培。过去由于设施的缘由,冬莴苣的栽培面积相对较少,因为这几年来舟山市钢质大棚的快速进展,冬莴苣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多。
在冬季种植大棚莴笋时,我们 要做好的就是温湿度管理工作。在晚上如果温度在零度以上的话,可适当放风,但是绝不可低于零度以下,低于零度要做好加盖小拱棚和草帘。
此外,莴苣种植除了以上的田间管理措施之外,还要注意莴苣霜霉病害的防治,在平时要及时清除莴苣植株下部的病残叶,加强冬季大棚的湿度和通风...
2001年年末,不少塑料大棚种植的莴苣陆续发生病害,其中主要是霜霉病、软腐病,这两类病害的病原菌均属真菌。分苗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速根系伤口愈合。
防治病虫害若发生菌核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进行防治。
综上就是大棚莴笋的几个种植要点介绍,种植大棚莴笋可以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棚内的湿度和温度控制都相当重要。当莴苣植株顶部心叶与外围最高...
追肥浇水。定植成活后肥水管理掌握冬控春促,上棚前一般浇2~3次淡粪水,结合控温防止徒长。定植1个月后要施重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钾肥10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30%腐熟粪水2000公斤。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接近采收前控制浇水。
保温防冻。定植后将棚膜早盖好,但晴暖天要撩起边膜和两端通风,寒潮到来的霜冻天气闭棚保温。元月以后阴雨及雨雪天气多,要注意闭棚保温,晚间可在大棚四周加盖草帘或大棚内套盖小棚防冻。肉质茎开始膨大后,保持白天温度18~20℃,晚上10℃左右。
大棚定植。越冬莴苣的苗龄控制在30~40天,4~5片叶以上,10月下旬~11月定植。株行距33~40厘米,一般尖叶种密度大于圆叶种。定植前要翻耕炕地5~7天,结合翻地施腐熟有机肥。随翻地随种的莴苣产量较低。
因此,科学掌握莴苣的种植管理技术,对进一步提高莴苣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大棚冬莴苣种植,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大棚莴苣种植:温湿度调控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播种与育苗
温湿度调控
大棚种植技术
舟山莴苣种植案例
莴苣霜霉病害防治
施肥与浇水
保温与防冻
品种选择与播种时间
适宜的品种是莴苣安全越冬和种植成功的关键。冬莴苣的种植时间一般在9月份左右,日均温度不可高出23度。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泡和催芽处理,播种后保持温度18度左右。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为控制莴苣徒长,定植后半个月左右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使肉质茎生长更粗壮。上市前15至20天全株喷雾赤霉酸,可增产10至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