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关注提高产量与品质
李先生种植的小茴香,俗称孜然,又称安息茴香、茴香芹等,属于伞型花科茴香芹属的一年生草本作物。这种作物在气候异常、土壤干旱的情况下,会对开花、受精以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结实率,我们可以采用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硼、锌微肥的方法。
三、适时收获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
一、植物学特征
小茴香为长日照、半耐寒、耐旱、喜冷凉的双子叶春性作物,较耐旱但不耐涝。出苗后生育期65~85天。生育进程快,出苗35~45天进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获期6月中旬。
1.选土壤肥力中上、保水性较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
2.施足基肥,耕翻平整,浇足播前水,精细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30吨左右、尿素150~225千克、磷酸二铵100~150千克、硫酸钾或复合肥75~120千克作基肥。
3.播种方式:使用适当的敌克松拌种,在播种之前通常还要使用锌肥拌种,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小茴香的出苗整齐。
4.播前整地:正播茴香有穴播和条播两种。冬播以穴播为主,春播以条播为主。套播用穴播。播深1.5~2.5厘米,播后镇压。每公顷用种量22.5~30千克。
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1.选地、整地:小茴香虽然耐旱抗盐碱,但是为了提高产量和品种,还是应该注重茬口的选择。
2.苗期田管: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1次。
3.花果期田管:以防积雨淹害为重点,养根保叶,促粒实,增粒重。
1.早春田管:以增温保墒为中心。正播茴香在苗前宜进行浅耙镇压,苗前遇雨及时耙地,破除板结,以利保墒出苗早发。
四、播种要求
1.正播有冬播和春播两种方式。
2.套播利用茴香生育期短的特性,在春播地膜宽窄行作物播种结束后,宽行套种茴香。
品种 | 播种时间 | 收获时间 |
---|---|---|
冬播 | 上年冬前 | 第2年 |
春播 | 当年春天 | 当年 |
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关注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小茴香高产栽培,品质提升策略。
2.播前整地
要选用良种,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黄绿、无病害、无损伤的种子。为了提高发芽率和减少病害危害,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一般整个生长期...
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冬播茴香比春播茴香成熟早7~12天,正播比套播成熟早3~7天。适期收获的形态标准:田间70%~80%茴香单株整体叶片呈橙黄,果皮微黄。过早收获成熟不足,过晚则果实种子易落造成损失。收获通常采用人工拔除后集中晾晒,碾压后机械除杂质清选,装袋储藏,防止受潮。
③花果期田管以防积雨淹害为重点,养根保叶,促粒实,增粒重。小茴香较耐旱但不耐涝,5~6月份如遇降雨,田间积水超过8小时,会形成淹害,造成植株死亡,甚至绝收。故遇中至大雨,及时排涝。茴香花果期虽对水肥要求不高,但重叠期较长。气候异常、土壤干旱会对开花、受精以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可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硼、锌微肥,提高结实率。茴香生长中后期,有脱肥早衰的点片,可喷施1.5%~3%尿素叶肥,提高植株根叶吸收养分的能力,促使果实正常成熟。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点片,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提高千粒重,达到整体收获期一致。
毕昌武孜然,学名孜然芹,也称安息孜然,俗称小茴香,属伞形科,孜然芹属,1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埃及埃塞俄比亚,我国新疆甘肃河西走廊为主要产地。孜然果实可入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胃寒腹痛等症,是重要药材,也是维吾尔族饮用药茶中...
5.田间管理
3.品种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