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查获一批非法捕捞的河豚鱼,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市食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的水产品,其内脏和卵巢毒性最强,人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内就会发生中毒。2011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河豚鱼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任何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鲜河豚鱼,一经查实要参照食品安全法进行处罚。
昨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全市查处4家餐饮单位非法经营河豚鱼,共查获148条44.03公斤,目前已处罚到位3起,罚没款7万多元,还有一起正在立案查处。
河豚鱼非法经营风险巨大
市食品药品监督所透露,部分市民贪图美味,存在对河豚鱼的消费需求,少数餐饮单位铤而走险,违法经营河豚鱼,对本市食品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就禁止违法经营和食用河豚鱼有关事项重申警示通告如下...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
这些“巴鱼”为暗纹东方鲀。目前,市场监管局已对经营暗纹东方鲀的商户进行立案调查。河鲀鱼、河鲀鱼干等河鲀鱼相关产品可能含有河鲀毒素,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食用后易因中毒而导致人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症状 | 描述 |
---|---|
头晕 | 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
呕吐 |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
口唇及手指麻木 | 口唇、手指麻木,感觉异常 |
全身无力 | 全身无力,行动困难 |
海洋与渔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各沿海镇河豚鱼捕捞活动的监管和宣传,严禁非法采集捕捞河豚鱼,从源头上堵住河豚鱼及其制品非法流入市场。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各镇要充分发挥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作用,加强市场日常巡查工作,加大河豚鱼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卫生部门要加强餐饮单位的监督管理,对非法加工、经营河豚鱼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厉查处,对发生的食用河豚鱼中毒事件...
食源性聚集疫情,有3人中毒到医院就诊,其中重症2例,发生场所均为家庭聚餐。每当春季...
绍兴市疾控中心提醒:当下“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要盲目逞一时口欲之快,更不能在追求“极鲜”的路上...
绍兴市查获一批非法捕捞的河豚鱼,引发食品安全担忧。讲清楚了,接下来是绍兴河豚鱼案警示:严防非法捕捞威胁餐桌安全。
据悉,下一步绍兴市将进一步加大餐饮环节非法经营河豚鱼及其制品的查处力度,一旦查实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市食药局还提醒广大市民,切勿心存侥幸食用河豚鱼,同时也要防止捡食、误食河豚鱼,以防中毒事件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