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池套养青虾技术,一种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复合养殖模式
在蟹池内套养青虾,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蟹池的综合养殖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概述
河蟹池套养青虾是一种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利用河蟹池底部的有机物为青虾提供养分,同时青虾也对河蟹进行打捞和清理,形成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池塘建设 | 清塘消毒 |
---|---|
泥质土、黏土 | 生石灰或漂白粉 |
清塘消毒后根据塘内水草多少适当移植,使之均匀分布。为防止水草生长过旺,4~5月耥除一部分,使水草面积占水面的2/3左右。
养殖技术要点
蟹池套养青虾的技术要点包括:水草管理、水质管理、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
水草管理
所谓蟹池鱼虾套餐,是指在蟹池中科学套养部分鳜鱼、黄颡鱼、沙塘鳢、青虾、小龙虾等特种水产品种,形成蟹、鱼、虾和平共处、资源共享、同池共生、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根据水质变化,使用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另外,在饲料内定期添加脱壳素、大蒜素、蟹病康、免疫多糖等。
苗种放养
2月每亩放规格为每公斤120~140只的蟹种800只。3月初每亩放每公斤10000尾的虾苗10公斤,同时每亩投放螺狮350公斤。7月下旬每亩放虾苗14公斤。
饲料投喂
3月下旬开始投喂少量颗粒料,以后因为水温、天气、水质,以及虾、蟹摄食和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以虾、蟹2~4小时吃完为准,投喂时间为下午4时左右,每天投喂1次。全年共投喂饲料9500公斤,其中颗粒料占60%,野杂鱼、螺类等动物性饲料占40%。
病害防治
4月下旬开始,用纤虫清杀灭纤毛虫,以后用二溴海因等定期杀菌防病,每月用药1次,在虾、蟹大批脱壳期间不用药。
安徽省芜湖市河蟹、青虾生态套养技术:为充分挖掘养蟹池塘生产潜力,不断提升池塘生态养殖综合效益,2018年笔者在养殖基地选择了两口蟹塘套养青虾,采取“种草移螺、科学稀放、生态混养、调水防病”的虾蟹生态套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在蟹塘中巧妙融合青虾养殖,不仅丰富了水体的立体利用,更在资源与效益上实现了双赢。这种创新养殖模式,堪称水产养殖的新典范。以下,我们深入解析这一技术的具体操作与成效。
一、蟹池套养青虾的生态优势
二、池塘建设与准备
五、案例分析:安徽省芜湖市的成功实践
蟹池套养青虾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态优势。因为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相信这一新型养殖模式将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