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高产栽培技术,关注土壤、水分、肥料等关键因素
苦参,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药材品质至关重要。
一、选地整地
根据苦参的生活习性,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8的沙质壤土。土质粘重、低洼积水、有物遮光的地块不宜种植。
关键因素 | 具体要求 |
---|---|
光照 | 充足 |
排水 | 良好 |
浇水 | 方便 |
地下水位 | 不高 |
土壤 | 深厚、疏松、pH值6~8的沙质壤土 |
同等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选用良种是效益高、见效快农业措施。苦参61-2-22四倍体新品系不仅田间农艺性好,生长势旺,而且根部药材的苦参酮含量也大大高于原植物和其他的四倍体株系。
三、移栽
春播后,幼苗培育75天左右即可移栽。可春栽亦可秋栽。春栽于5月中旬,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栽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33×23厘米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
四、繁殖方式
以分根、芦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分根繁殖和芦头繁殖是提高苦参产量的有效方法,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则适用于特定条件。
五、苦参根的生长习性
苦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深度可达60~80厘米。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上,最有利于根系生长。根条上、中段要比下段发芽生根快。
苦参植株的吸肥力很强,依靠其强大的根系,可从土壤的表层与深层吸收养料。在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中,它就可以生长发育良好。
因苦参属于喜肥药用植物,在播种时 必须要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土杂肥料为主,如腐熟的猪、羊栏肥或焦泥灰等。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还应追肥至少2~3次。
八、除花薹与排灌水
苦参自4月下旬至5月将陆续抽薹开花,为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除留种地外,一律剪除花薹。苦参最忌积水,在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沟灌或浇水。
种植苦参的朋友们,想要种植出高产量的苦参还是需要有很多的技术和技巧的,在栽培的过程中除了向成功者学习经验以外,还要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断的分析和研究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中药材苦参的种植技术要点如下:适宜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培。同时,肥料和农药招商、OEM代工企业库以及肥料企业农药产品库等资源也值得关注。
为确保苦参产量,种植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选种、土壤条件、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具体栽培技术可参考露台种植葡萄的注意事项,不同品种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产量和质量差异显著。
二、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佳。一、生长习性:苦参喜温暖气候。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佳。
三、肥料施用:播种前需施入足够的磷肥作为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深耕30~40厘米,确保根系发育良好。耙细整平土地,北方作宽1.5~2米的平畦,南方作高15~20厘米的高畦。地块周围开挖排水沟,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