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采果后,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以恢复树势、提高产量
一、疏枝控旺,优化树形
采果后,及时疏除主枝或骨干枝上的多余旺长新梢、外围竞争枝和徒长枝,这些枝条严重遮光,影响树体通风透光。通过优化树形,改善树体结构,为树势恢复和花芽分化创造良好条件。
二、及时清理,预防病虫害
采果后,必须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落果和各种杂草,并集中园外深埋或烧毁。此外,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预防梨黑星病、梨木虱、黄粉蚜、白粉蚧等病虫害的发生。
三、早施基肥,补充营养
施肥时间 | 肥料种类 | 施肥量 |
---|---|---|
采果后 | 氮肥 | 根据树体长势决定 |
落叶后 | 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 | 一般秋施基肥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有机肥可按1kg果2kg肥施入 |
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每隔15-20天喷1次0.5%-1%尿素溶液,或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可与相应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喷施,从叶面补充各种养分。
五、浇封冻水,确保水分供应
涂白最好在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涂白剂配方: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盐2份,黄土2份、水40份。先用凉水化开生石灰并去渣,将化开的食盐、石硫合剂、黄土和水倒入石灰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七、深翻树盘,促进根系发育
10月上中旬,果树新梢停长后至封冻前,在树下深翻20cm左右,打碎土块,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空隙,促进微生物活动,同时促进根系发育。这对10年生以上的树十分必要。
梨树采果后的科学管理对于恢复树势、提高产量至关重要。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为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梨树采果后,首要任务是清理果园。将枯枝、落叶、落果及杂草彻底清除,并集中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滋生。随后,进行基肥施入。基肥分两次施入,采果后的一次以氮肥为主,根据树体长势来决定施肥量。落叶后施入的基肥,则以含有机质的农家肥为主,通常秋施基肥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有机肥的施用量可按照每千克果实配比2千克肥料进行。
梨树采果后,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容忽视。主要防治对象包括梨黑星病、梨木虱、黄粉蚜、白粉蚧等。药剂选择如多菌灵、甲托、菊酯类、硫悬浮剂等,并适当加大浓度。同时,进行根外追肥,从叶面补充养分,有利于树势的快速恢复和结果母枝的壮实。
五、树干涂白与修剪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