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育雏鸡饲养管理要点:关注雏鸡生长环境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育雏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不仅关系到雏鸡的健康成长,更是影响未来养殖效益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育雏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育雏鸡饲养管理要点:关注雏鸡生长环境

一、育雏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舍试温、升温

在雏鸡进舍前, 要对育雏舍进行试温和升温。确保育雏舍的温度在雏鸡进舍时达到适宜的范围。前三天温度要在32-34℃,以后每周降2-3℃,4周后降至20℃即可。

2. 准备饲料、药品

进雏前彻底冲洗,消毒育雏室及育雏笼、料盘、食槽、饮水器等。将育雏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安装摆放到位,并调试好。然后进行熏蒸消毒,消毒时 将门窗封闭,然后每立方米空间用强效熏蒸消毒王,密闭熏蒸24-48小时,熏蒸完毕后开窗通风12小时以上,封闭待用。

二、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1. 温度控制

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必须人为创造一个适合雏鸡生存的环境。前三天温度要在32-34℃,以后每周降2-3℃,每天的温差不要超过2℃,温度要均匀,避免忽高忽低。

2. 光照

育雏室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用强光可防各种恶癖。每15平方米舍用40瓦灯泡离地约2米高,第二周逐渐减至19小时,换25瓦灯,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3. 饲料营养

保证雏鸡饲料营养水平全面,能够满足雏鸡生长发育需要。代谢能:11.9~12.1 MJ/kg,粗蛋白:18%~20%。配方如下:玉米65%、豆粕30%、预混料5%,可按饲养需求调整。

三、疫病防治

1. 预防措施

小鸡出壳后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两周内的小鸡用药物预防鸡白痢、球虫病。

2. 疫情报告和处理

严格疫情报告和处理,确保信息沟通。各养殖生产者要严密监控本场疫病发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疫情能第一时间通报本场和周围地区业者,第一时间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四、案例分析

时间 案例 结果
2022年3月 某养殖场育雏鸡发生球虫病 通过及时隔离、消毒和投喂预防药物,成功控制病情,雏鸡成活率提高。
2022年4月 某养殖场育雏鸡发生鸡白痢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配方和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鸡白痢的发生率。

以上就是育雏鸡饲养管理的要点,希望对您的养殖生产有所帮助。


从育雏鸡饲养管理要点:关注雏鸡生长环境,确保营养充足,预防疾病。过渡到育雏鸡管理:打造健康鸡舍,赢在起跑线,我们开始新的讨论。

在育雏鸡之前, 要做好育雏舍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育雏室及育雏笼、料盘、食槽、饮水器等所有设备和设施。确保所有设备和设施安装到位,并调试好。接着进行熏蒸消毒,封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使用强效熏蒸消毒剂,密闭熏蒸24-48小时,熏蒸完毕后开窗通风12小时以上,封闭待用。

育雏鸡饲养管理要点:关注雏鸡生长环境

二、育雏舍的温度控制

育雏鸡前,需要试温和升温。前三天温度应保持在32-34度,之后每周降低1-2度。温度控制过程中,要避免忽高忽低,每天的温差不要超过2度。温度不稳定容易导致细菌病难以控制,因此温度要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

三、光照管理

四、饲料和药品的准备

育雏鸡前,要准备好5天的雏鸡专用料,选择大厂家信誉好的雏鸡料。同时,准备开口药,如开口乐等,这些药物应具有抗菌广谱、对肝肾器官无损害的特点,用于预防疾病。

五、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出壳后,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两周内的小鸡使用药物预防鸡白痢、球虫病。在接种结束后,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高温育雏、限饲、预防疾病、按时驱虫等。

七、雏鸡的饲养环境管理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0日龄的鸡,这段时间的培育叫育雏。要依据雏鸡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应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重点包括防寒保温、温度与幼雏的体温调整、运动、采食、饮水等方面。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详细准备和管理,可以确保育雏鸡的成功,为后期的鸡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