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最新种公猪饲养管理要点:关注营养、环境、健康

要点 具体内容
合理运动 每天早饲后和傍晚各运动1次,每次运动时间为1小时左右,冬天在中午进行。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 采精公猪每次采精都要进行镜检,本交公猪可以半个月检查1次精液品质,在配种高峰期最好每星期检查1次。
适龄配种 种猪的最适宜年龄为2-4岁,是配种最佳时期。要及时淘汰老公猪并做好后备种猪的选育。
选择良种 科学地饲养管理种公猪,可以延长种公猪的利用年限,减少种公猪的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单栏饲养 种猪单栏饲养可避免相互爬跨干扰,以保持生活环境的安宁,杜绝白淫的恶习。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严格按照种猪的免疫程序对种猪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种猪传染病发生,定期消毒,驱除种猪体内外寄生虫。
营养需求 种猪的日粮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日粮中蛋白质直接影响种猪精液的数量和品质,公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一定要适量。
环境要求 种猪舍要干净卫生、干燥、温暖、无贼风,种猪舍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一般舍内温度要求保持在18~20℃。
保证配种受胎率和种猪体质 种猪的饲喂应定时定量,每天3kg,每天喂2次,自由饮水,并根据品种、体重、配种次数增减料量。

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保证母猪受胎率和产仔头数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头数,对种猪要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

最新种公猪饲养管理要点:关注营养、环境、健康

合理的运动可增强种猪体质,提高种猪的性欲和精子活力。每天早饲后和傍晚各运动1次,每次运动时间为1小时左右,冬天在中午进行。

采精公猪每次采精都要进行镜检,本交公猪可以半个月检查1次精液品质,在配种高峰期最好每星期检查1次。精液品质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停用,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人工授精情况下,每次输精前都要检查精子的活力和密度,精子活力低于0.6的精液不能用于输精。

一般1-2岁的青年公猪,每星期配种2-3次,壮年公猪每天可配种1-2次,配种高峰期可每天配种2次,早、晚各配1次,连续配种4-6天,休息1天。如果要是采精的青年公猪每星期采2次,成年公猪隔天采1次,老年公猪每星期采1次。

种猪的饲喂应定时定量,每天3kg,每天喂2次,自由饮水,并根据品种、体重、配种次数增减料量。为了减轻换料应激,引进公猪时,最好向卖家要一些种猪用饲料,以作饲料过渡之用。

种猪应在体成熟以后开始配种利用,不同的品种达到体成熟的年龄有所区别,地方品种一般在8-10月龄,体重在60-70kg;国外引进品种一般在10-12月龄,体重在90-120kg开始配种为好。

营养是实现公猪管理目标的关键。营养好,公猪才会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才会有强烈的性欲,较高的精液产量,健壮的体质和较长的利用年限。公猪一次的射精量比其他家畜都多,每次交配时间也较其他家畜长得多,这都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为了保持公猪的种用体况和产生量多质好的精液,就需要从饲料中获得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精液的重要成分,在公猪日粮中需供给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应占14%以上。钙、磷对公猪精液的品质关系极大,日粮中缺乏钙、磷时,精液中发育不全和活力不强的精子就会增多。在公猪日粮中应含较高的锌,以保证睾丸的正常发育。维生素A、D、E也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当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时,公猪睾丸易肿胀、萎缩,不能产生精子;缺乏维生素D、E时,则可引起精液品质下降。

种猪应生活在清洁、干燥、空气新鲜、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另外还要做好如下工作:

公猪的圈舍要适当大一些,最好带有运动场,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成年种公猪圈舍的适宜温度为18~20℃。冬季猪舍要防寒保温,低温对种公猪繁殖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经常刷拭猪体可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皮肤病和寄生虫病,并且还可使种猪温驯听从管教。

要经常修整种猪的蹄,以免在配种时擦伤母猪。

本篇文章内容来源于《健康养殖》杂志,作者:毛瑞学,发表于2019年12月下。

谈完最新种公猪饲养管理要点:关注营养、环境、健康,提高繁殖性能。,接下来聊聊猪场高效繁殖,案例解析营养与环境策略。

在养猪业中,种猪的高效繁殖是提升整体生产力的关键。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营养与环境在种猪繁殖中的重要作用。

最新种公猪饲养管理要点:关注营养、环境、健康
种猪饲养管理:关键在于科学规划 环境优化:创造繁殖最佳条件

某猪场通过改善猪舍通风和光照条件,有效提高了种猪的繁殖率。猪舍通风系统得到升级,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累。同时,猪舍内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模拟自然光照周期,有助于调节种猪的生物钟。

此外,猪场还对猪舍进行了定期消毒,确保种猪生活在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中。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猪场的种猪繁殖率提升了20%以上。

营养策略:精准供给,助力繁殖

某猪场采用全价饲料,确保种猪获得均衡的营养。猪场根据种猪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例如,在配种期间,猪场会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支持种公猪产生高质量的精液。

此外,猪场还注重饲料的清洁和新鲜度,避免使用过期或发霉的饲料,从而确保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案例:营养与环境双管齐下,提升繁殖效率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种猪的高效繁殖离不开科学的饲养管理、优化的环境和精准的营养供给。猪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繁殖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未来,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模式的创新,种猪繁殖将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养猪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