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不同生理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关注基础生理需求与生长规律
作者:花艺农情•更新时间:19小时前•阅读3
产蛋前期,即母鸭17~24周龄期间,鸭子已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陆续开产,产蛋率迅速增加。高产鸭在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一、产蛋初期与前期
若饲养管理得当,此期内鸭群的产蛋率可保持在75%~80%。此期内应按鸭群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日粮的营养和投喂量。
指标 | 标准 | 调整建议 |
---|---|---|
产蛋率 | 75%~80% | 维持当前饲养管理 |
体重 | 稳定 | 若体重下降,增加动物性蛋白质 |
产蛋率 | 下降至60% | 淘汰 |
此期的营养水平应适度提高,饲粮中粗蛋白含量应达20%,适量添加钙质,光照时间应稳定在16~17小时。
三、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刚出壳的雏鸭个体小,绒毛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抵抗力弱。若饲养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疾病,造成死亡。
3.1 饲料与喂养
育成期营养水平宜低不宜高,饲料宜粗不宜精,目的是使育成鸭得到充分锻炼,使蛋鸭长好骨架。
羽毛生长迅速。以绍鸭为例,育雏期结束时,雏鸭身上还掩盖着绒毛,棕红色麻雀羽毛才将要长出,而到42~44日龄时胸腹部羽毛已长齐,平整光滑,达到滑底。48~52日龄青年鸭已达三面光,52~56日龄已长...
根据雏鸭各阶段的体重和羽毛生长情况分群,各品种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生长发育规律,各阶段可以抽称5%~10%的雏鸭体重,结合羽毛生长情况,未达到标准的要...
蛋鸭的产蛋期按照生理特点和产蛋量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产蛋初期、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每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各有不同。
- 采用自由采食方式,每只产蛋鸭每日喂料1509左右,分4次投喂,白天喂3次,晚上9~10时给料1次。
- 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般以14~15小时为宜。
- 在201~300日龄内,每月抽样检查鸭的体重,若体重低于或超过标准体重5%以上,应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蛋鸭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掌握蛋鸭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是提高蛋鸭产蛋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
羽毛生长管理
采用自由采食方式,每只产蛋鸭每日喂料1509左右,分4次投喂。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般以14~15小时为宜。定期检查鸭的体重,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