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野鸡产前产后饲养管理要点,关注产蛋率与孵化率

一、开产前的准备

在生产特种鸡蛋的饲养管理技术中,野鸡的开产前准备至关重要。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后续的产蛋率和孵化率。

野鸡产前产后饲养管理要点,关注产蛋率与孵化率
阶段 关键点 操作细节
自由采食 确保充足营养 母鸡开产前1个月,采食量恒定,约75克/只。
日粮调整 切换至产蛋日粮 开产前两周,逐渐过渡至高蛋白、高能量日粮。
光照管理 模拟自然光周期 增加光照时间,模拟自然光周期,促进生殖系统成熟。
二、补钙策略

野鸡在产蛋期间对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适当的补钙是保证产蛋健康的关键。

产蛋鸡对钙的需求量是生长鸡的3~4倍。饲料中一般含钙3%~3.5%,不超过4%。

鸡群见第一枚蛋时或开产前两周,在饲料中添加贝壳或碳酸钙颗粒。

将矿物质放在料槽中,让开产鸡自由采食。

当产蛋率达到5%后,再将生长饲料改为产蛋料。

三、温湿度调控

温度和湿度对野鸡产蛋有很大影响。

冬季保温:注意鸡舍保温,避免寒冷影响产蛋。

夏季降温:保持鸡舍通风,降低温度,避免高温应激。

定期检查:确保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四、产蛋期饲养管理

保持饲料新鲜:定期检查饲料,避免饲料变质。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确保产蛋鸡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定期检查鸡蛋质量:确保鸡蛋大小、重量和外观符合标准。

孵化是保证孵化率的关键环节。

温度控制:确保孵化箱内温度保持在37.5~38.5℃。

湿度控制:确保孵化箱内湿度保持在55%~60%。

通风换气: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及时清理:清理孵化箱内的粪便和蛋壳。

在特种鸡蛋的生产过程中,自由采食策略至关重要。一只新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年中,其饲料需求量是体重的20倍以上。开产前1个月,小母鸡的采食量相对稳定,大约为75克/只。开产前4天左右,采食量会减少约20%,并维持低采食量直至产蛋。随后,在开产前4天,采食量迅速增加,并保持中等速度增加,直至产蛋高峰期后两周。因此,在鸡开产时应保证母鸡自由采食,以促进产蛋率的提升。

野鸡产前产后饲养管理要点,关注产蛋率与孵化率

开产时,由生长日粮转换为产蛋日粮,并增加光照时间,两者需相配合。仅增加光照而不改变日粮,可能导致生殖系统与鸡体发育不协调;仅改变日粮而不增加光照,则可能导致鸡体内脂肪积聚。通常,在增加光照一周后,改换为产蛋日粮,以确保鸡体健康和产蛋率的稳定。

选择合适的放养地对于特种鸡蛋的生产至关重要。理想的放养地应选择坡地,以避免雨天积水。放养地的植被应丰富,如茶树林,有助于鸡群保持距离,减少打斗,同时提供丰富的虫子供鸡食用。此外,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也是保证产蛋率和孵化率的关键。

通过上述产前产后管理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特种鸡蛋的产蛋率和孵化率。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特种鸡蛋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