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科学规划,依据母猪生产性能

母猪淘汰方法与比例规划

种猪群需有明确的母猪淘汰方法,保持各产次母猪比例稳定。1-8产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分别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遵循原则决定断奶时是否淘汰某些母猪。

科学规划,依据母猪生产性能

淘汰连续两个产次产仔少的母猪,但初次配种体重过轻、妊娠期过度喂饲、哺乳期失重过多、断奶体况差的母猪不应包括在内。

淘汰那些连续用激素处理都不发情的母猪。母猪断奶后最多观察18天,激素处理后观察7天。若到下个发情期仍配不上种,则应淘汰,因其产仔率一般低于50%。

淘汰已产6-7窝仔的母猪,因它们可能出现窝产活仔数少、仔猪大小不均、较弱小仔猪易怕冷、乳房病例较多、身体笨拙、容易压死仔猪等问题。

为减少运动失调问题,注意四肢情况,使用优质地板,不养得体重过大。尽管如此,肢蹄病仍时有发生,母猪因健康状况不佳,如传染性阴道炎,也免不了被淘汰。

哺乳母猪饲养目标与常见问题

哺乳母猪饲养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分泌乳的质和量,提高出生仔猪的成活率和断乳前仔猪体重;避免哺乳母猪体重因哺乳而减轻,为哺乳母猪的繁育性能的恢复提供营养支持。

科学规划,依据母猪生产性能

哺乳期母猪常见问题:采食不足、体重不断减轻、哺乳母猪泌乳量不足、奶质差、便秘、乳房炎等病症,并引起母源性仔猪下痢。

饲养对策

提供含有全价氨基酸的高蛋白和高能量饲料基础,特别提高哺乳母猪赖氨酸日需求量,避免母猪动用机体“内源”性赖氨酸,以满足最大限度地提高仔猪断乳前窝体重和哺乳母猪繁育性能的恢复的需要。

增加饲喂次数或采用自由采食和湿喂法等措施鼓励哺乳母猪摄食,以增加产乳量。

保证母猪所需水分的供给。

通过对母猪足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来满足仔猪对此的需求。

善待母猪,避免伤害性的应激。

科学规划,依据母猪生产性能

避免使用霉变饲料和对胎儿和母体健康不利的药物、添加剂。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母猪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结论

通过科学规划母猪生产性能,实施有效的养殖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能保障环境健康。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