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场管理四大误区:忽视防疫、饲养不当、环境恶劣、管理混乱

养猪管理的四大误区解析

如何养好猪?除了技术问题,还有认知问题。在养猪过程中总会出一些认知上的错误,导致饲养管理进入误区,最终结果就是养出来的猪总是出现各种不良状况,轻则生小病,重则直接死亡。因此,要养好猪,一定要纠正认知错误,有些误区一定不要进。

猪场管理四大误区:忽视防疫、饲养不当、环境恶劣、管理混乱

一、饲料饲喂误区

现在,市场上的猪饲料有多种,如颗粒饲料、粉料等。一般情况下,这些饲料的配方在营养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猪场却输在了饲喂方式上。饲料的种类不同,饲喂的方式也不同,一般都有详细说明,但有些猪场却把两种饲料用同一种方式饲喂,比如在颗粒饲料中加水搅拌成粥状,这样的饲喂方式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使营养价值降低。

正确的方法是:用颗粒饲料喂猪,然后再喂水。

猪场管理四大误区:忽视防疫、饲养不当、环境恶劣、管理混乱

二、疫苗接种误区

猪场接种疫苗,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当地区流行疾病的情况,合理地制定疫苗接种方案,最忌讳乱接种。有的猪场认为接种的疫苗的种类越多,猪就可以越少生病,这是极其错误的认知,其实并不是所有疫苗都有必要接种,有一些疾病也不是接种了疫苗就百分之百避免发病,相反,有一些疾病就是由疫苗传播的。

猪场管理四大误区:忽视防疫、饲养不当、环境恶劣、管理混乱

大多数疾病并不是仅靠疫苗就能解决的,而是靠猪场的管理水平。对于疫苗的接种,只防原发病就行,继发病、综合性疾病疫苗预防的效果微乎其微。

三、驱虫用药误区

有的猪场驱虫只用那熟悉的一两种药,殊不知,驱虫用药四季都不同,驱虫的方式也不同。如果驱虫不分时间的仅用一两种药,可能效果不佳,这时用药人就会认为是剂量不够,从而进行大剂量的重复用药,效果会适得其反。

正确的用药方式是,春秋季节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夏冬季节用左旋咪唑。根据不同季节用药、合理用药,驱虫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四、去势断尾防疫误区

我们常说,不同的药物不能同时使用,除非配伍得当;两种疫苗不能一起打,要拉开时间距离。其实在防疫期间,有些事情也不可同时进行,比如去势、断尾等。这些行为如果跟打疫苗同时进行,容易使伤口难以愈合,防疫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去势、断尾等工作应与疫苗接种间隔10~15天的时间。

另外,母猪怀孕时也最好不要打疫苗,因为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

生态养殖策略

在养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生态养殖策略:

1.采用绿色饲料,如玉米、豆粕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2.合理规划猪场布局,优化猪舍设计,提高猪舍通风、采光、排污等条件,为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3.加强疫病防控,实行封闭式管理,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4.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如发酵床、有机肥等,实现猪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预测与验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养猪业将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5372.html